首页 > 陕西省 > 西安 > 鄠邑区

蒋村正月民俗活动

蒋村正月民俗活动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蒋村正月民俗活动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户县蒋村正月民俗活动,自清代康熙初年形成基本程序和形式以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蒋村正月民俗活动,自正月初一始,至二月初二结束,历时一月。整个活动以双方对垒的方式进行。

对垒方式。蒋村按历史习惯分为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四个居住群落,村民也按居住方位分为相应的四个群体。正月民俗活动是在四门之间以对垒的方式展开的。按照世代沿袭的规矩,东门和西门对垒,南门和北门对垒。但四门不能同时对垒。两方对垒时另外两方作为对垒双方的盟友各助一方。历史约定东门和北门是盟友,西门和南门是盟友。在活动中,对垒双方有自己的图腾标志,西门、南门为龙,东门、北门为虎。四门也称东府、西府、南府、北府。

活动内容及程序。正月初一至初七、八,对垒双方蛮鼓挑战。正月初八至十三,蛮鼓板对征逐表演。正月十四,对垒双方报歪官。正月十四、十五晚,对垒双方分别出歪官,进行歪官戏表演。正月十六、十七,双方游高照、栽高照。正月十七、十八,双方先后报春官。正月十七、十八至二十一,双方游春官。春官每日早晚在永宁寺高照和佛像前降香两次。正月二十一,作为盟友的双方绑好亭子抬至永宁寺前安放。正月二十二、二十三早晨,双方春官在永宁寺高照和佛像前上香念祭文。双方各耍社火一天。二月初二,双方在永宁寺前各演一天大戏,以谢诸神并卸春官。

活动中所需各种表演或装饰用器材。蛮鼓乐器:堂鼓、盘鼓、铙、大锣、小锣、军号、喇叭。仪杖饰物:旌旗、灯笼、万民伞、大锣、金瓜、钺斧、朝天镫、威风牌(肃静、迴避各一)、轿。其他制品:板对、灯对、高照、亭子、彩门、彩车。其中,灯对子是用木条制成比对联稍大的方框,正面用红纸写对子糊上,两侧和后面糊白纸,中间点蜡烛;再配备一个摺扇形横额,中间点蜡烛,下装长柄以便手举。其他板对每副前都有专人打上金瓜灯笼照明,对联内容一目了然。高照是伐一株直径20厘米以上,高20米的杨树,最上端用人造柳絮装饰起来,下边是个方斗子,上口径120厘米,下口径90厘米,书写“风调雨顺”四个大字(每面一个字)。再下边是个大方斗,上口径200厘米,下口径160厘米,书写“国泰民安”四个大字。两层斗子,四角都插上各色彩旗,缀上纸花,画上龙和虎(西南画龙,东北画虎)。亭子是先做一个正方形每面4米的架子,用6米多长的圆木四根,扎在架子四角上,再接四个6米多长的圆木,再接四条丈四椽,已经有15米高了,再用竹竿扎顶子,出扬角,就超过15米了。里边分三层,上层坐玉皇,中层福禄寿三星,下层八仙。 彩绸围绕,花镜高悬。四角用鳔粘着青器(羊盘、碟子、碗、酒盅)倒悬垂下,长达3米以上。顶上系八条大绳,四面八方拽住,防止抬时发生倾斜现象。亭子重量6000斤左右,因为太高,上面过重,须在底层再压一个碾盘子镇住,总计约有8000斤。抬的时候,每面8个大炮杆,共是32个大炮杆,每个大炮杆两个杠子4个人,总计128个人,每人负担重量约60斤。

2007年5月,蒋村正月民俗活动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确定为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推荐鄠邑区更多特产
鄠邑区导航

下一篇:民间缯鼓制作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