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 > 汕尾 > 陆丰市

甲子大狮舞

甲子大狮舞
汕尾非物质文化遗产
甲子大狮舞为汕尾非物质文化遗产。

甲子大狮舞历史悠久。以弘扬传统文化,驱邪扶正为内容,有喜庆欢乐之象征。是甲子群众历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项目。被列入汕尾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甲子大狮舞俗称舞大狮。据传为宋末(公元1277年)天主帝昰于正月初九登甲子门时,甲子渔夫郑复翁举义勤王,率民众截杀元兵朦艟数十艘庆功之时,以神狮舞振奋民心,激励士气抗击侵略者而流传下来的。此后,大狮舞这一活动代代相传,并演变为一项聚文体于一身的民俗活动。明朝以后,舞大狮这一活动渐成定制,通常由甲子城内负责组织。由于城内分为四社,故每次舞狮必为四只或八只。

甲子大狮,有青狮和红狮之别。一般青狮以青的颜色为基本色调,较大,为雄。头、额、胸前绘满王字;红狮为雌,以红的颜色为基本色调,体略小胸带珠。大狮额头处要挂上一包“花针”。出狮(打雄)之后敲打着铿锵的锣鼓,并在戴面具的“狮使明珠”的引领下出东门,直冲镇南面港口处做首场表演。意在净化渔港的“氤氲不净”,消除各种煞气,以保出海渔船平安和捕捞丰收。新中国成立以后,甲子凡举办大型群众性文娱活动,舞大狮便为自然而然的第一项目,且同时要充当所有项目的开路先锋。

甲子群众视大狮为能驱- 、制凶煞的吉祥物。故每逢传统节日、新建筑物落成、道路桥梁通车庆典等都要请大狮来舞一舞。人们总希望能让“神狮”冲去晦气。尤其是春节期间,大狮在甲子是最受人们欢迎的,不论男女老少,一闻大狮锣鼓声便立于门庭之前恭候着。大狮一到即燃放鞭炮迎接。这时妇女们都会争着从狮身上拔下几根狮毛拿回家,并虔诚地将其挂在自家司命帝君之香炉上,以求其镇宅保平安。每逢有人拔狮毛时,舞狮人都会大声喝止,但还是睁一眼闭一眼地让其拔去,并马上贴上更多的“狮毛”,准备让人去拔。

甲子大狮舞一般由八只狮组成狮队,红狮(雌)和青狮(雄)各四只,每两只成一组。甲子大狮舞舞蹈动作简单,全凭气力和稳健步伐并前后协调舞动。大狮虽为竹扎纸糊,但沉重非常,且长和高各有四米左右,故每只狮都要配备八名持狮壮汉轮流表演。八只狮共需六十四人。

舞狮时,每两只狮后面还要配备一副锣鼓和戴面具“狮使明珠”一人。出狮(打雄)之时,鞭炮锣鼓喧天,雄狮为首,冲出东门,直冲海边码头作首场表演,随后开始巡游全镇。行列中,按两狮一组锣鼓跟随的排列,舞狮人需接锣鼓节奏首尾舞动、阔步前进。每逢阔地,八狮共舞,更为多姿多彩、雄壮威武、气势恢宏。晚上- 时,在火炬的照映下,群狮起舞,另有一番风趣。

甲子大狮舞有其主要特征。持狮人以力气舞动大狮,以武术弓马步伐效狮步行进,并确保首尾呼应,配搭紧揍;持狮人服装配套统一、规范;锣鼓与舞狮的动作协调。会狮时,动作逼真多样,显示狮子之间的“亲热”气氛。

甲子大狮舞有其重要价值。它以弘扬传统文化,驱邪扶正为内容,有喜庆欢乐之象征。通过舞狮,可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目的,并使群众增强战胜自然灾害信心。由于大狮雄壮威武,故所到之处,万人空巷。

来源:《陆丰非物质文化遗产》

推荐陆丰市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狮舞也感兴趣:
陆丰市导航

下一篇:博美石雕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