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腔
乐乐腔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乐乐腔俗称“家戏”、“土戏”、“闹戏”、“乐戏”,是流行于浮山、襄汾、翼城、曲沃和尧都区一带的地方小剧种,因常演喜剧、闹剧而得名。乐乐腔历史悠久,起初由民歌、器乐结合地摊说唱,明朝末年逐渐形成较为完备的独立剧种,清末民初发展至鼎盛阶段,后因灾荒等原因日渐衰落。
乐乐腔的演出俗称一小二土,服装以软折为主,大多上演“小戏”、“土戏”、“家庭戏”和“回回戏”,代表性剧目有《五福捧寿》、《双拜寿》、《拐骡子》、《张公赶驴》、《张三赶脚》等。演员行当以生、旦、丑三门为主,曲调欢快、悦耳动听,表演且歌且舞,突出“喜闹”的特点。唱腔以联曲体为主,唱段基本上是四句体乐段,也偶有上下句乐段和多句体乐段结构。伴奏乐器文场只有小唢呐、笛子,以吹高音为主,武场则用大锣、大钗、大鼓、小鼓、云锣和碰铃。基本节奏为一板一眼、一板两眼和无板无眼,板式有慢板、平板、顶板、散板等。文场曲牌有[乐乐蔓]、[喜蔓]、[平板]、[花腔]、[慢板]、[反溜子]、[娃娃]、[大钉缸]、[靠山]、[月儿圆]等十余个;锣鼓经有[十七钱]、[穿龙尾]、[十样景]、[十三板]、[夹山]五套。演员基本上全用本音(真嗓),但也有部分唱腔用到复音(真假嗓的结合),念白早期是本地方言,后来发展为地方官话,现在则沿用蒲白,节奏上略有差异。
浮山乐乐腔是明代在本地秧歌的影响下,同民间音乐和地方小调结合而成。在200余年的发展中,经六、七代人的不断传承和创新,乐乐腔在唱腔板式、表演技巧、装饰伴奏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地方剧种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信息来源:山西省政府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