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贵州省 > 安顺 > 西秀区

民间信俗(屯堡抬亭子)

民间信俗(屯堡抬亭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信俗(屯堡抬亭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屯堡“抬亭子”又名“抬汪公”,是安顺屯堡村寨为纪念汪公诞辰而举行的传统民俗活动,始于明代徽州,随着明代“屯军戍边”移入安顺,在屯堡已经沿袭了600余年。

据载,汪公是隋唐一位著名的地方官,名汪华,安徽休宁人。生于陈后主至德四年(公元586年)正月十八。

汪华少年时好读书,学击剑,曾为门客,文武双全,人才出众,创业于金陵。

公元621年,因隋炀帝荒淫无道,天下义兵四起,李世民与隋死党对峙很难取胜,汪公便领精骑数十人于阵中自举白旗呼降,与隋军厮杀,李世民当机立断,率军攻城,城破归唐,汪公遂受封为越国公。

隋末唐初,歙州闹饥荒,汪华向一将军借粮,挽救了大家和性命,得到当地乡民的拥戴。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三月病逝于长安,享年64岁。朝廷追封他为徽州府越国公忠烈汪王。应家乡父老臣民的请求,后葬于安徽歙县,于登源立庙享祀,延至明朝。

屯堡汪姓一直认为他们是明代洪武十四年征南的开威郎汪轲和汪公的嫡系后裔,许多屯堡人将汪华封为先祖神灵,修建庙堂,作为屯田戍边的屯堡人的楷模来信仰。

每年新春正月,许多屯堡村寨都要举行祭汪公活动,而“抬汪公”是屯堡人的一大盛事,人们在活动中祭拜恩祖、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屯堡人抬汪公,首先要将汪公塑像请出汪公庙,将汪公菩萨迎进八抬大轿,从穿起古装的人群中选出声望最高的八人抬轿,其余人扮成仪仗队,鸣锣开道,出巡游寨。

跟随汪公巡游的队伍中,轿前有仪仗队鸣锣开道,高举肃静回避牌,轿后还有腰鼓队、秧歌队、花车队、地戏队等表演人员浩浩荡荡跟在后面,涌动在田野山水之间。

而且,汪公每到一户人家门口,屯堡人家在桌子上摆上供品、化纸烧香,点燃鞭炮,迎接这位屯堡人崇敬的先祖。

待汪公塑像被抬到村头田野后,人们前去敬拜求福,演绎屯堡人从古到今600年的神秘节日生活。

在举行完仪式后,抬汪公的亭子在仪仗队的护拥下,穿行于村寨街巷,直至下午四点钟才返汪公庙,让汪公塑像回归神位。

现状

如今,“抬亭子”是屯堡人最热闹的年俗之一,主要在安顺吉昌屯、狗场屯、鲍家屯等屯堡村寨举行。其中,按约定俗成的方式,狗场屯在正月十六、鲍家屯在正月十七、吉昌屯在正月十八。

“抬汪公”表达了屯堡人崇仁向善、祈福祛灾的美好愿望。每到这一天,商贩云集,祭拜者和游客把大街小巷挤个水泄不通,热闹极了。

推荐西秀区更多特产
西秀区导航

下一篇:民间信俗(迎城隍)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