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苏州泥塑)
泥塑(苏州泥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州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家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苏州泥塑一直享有盛誉,和潮州浮洋泥塑、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齐名,是中国泥塑的重要代表。
苏州泥塑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型泥塑,即庙宇的- 塑像;另一类是泥塑小品,即虎丘泥人。传统的苏州- 塑像以细腻、传神、雅致而闻名,取材方便是它的一大优势,造像时一般取当地的山泥,经过钉骨架、配制泥(将泥进行粗、细加工)、上泥、彩绘或装金等工艺步骤塑造成形,每个大步骤里又包含若干个小步骤,完成一件作品起码需用一两年。
虎丘泥人的材料取自虎丘周边的黏土,这种土既黑又细且黏,很适合用来塑造小品泥人。虎丘泥人最大的特点是写实性强,作品一般高十到十五公分左右,多以戏文故事为表现题材。虎丘泥人中最具特点的是捏相,又称“塑真”,即面对特定人物,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其神韵,用各种颜色的泥当场捏出形象,所塑人物特点分明,惟妙惟肖,往往能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苏州泥塑合民俗、宗教、雕塑、绘画、书法等诸种艺术为一,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