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贵州省 > 黔南州 > 三都水族自治县

三都水族服饰

三都水族服饰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都水族服饰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东邻榕江县雷山县,南接荔波县,西界独山县都匀市,北连丹寨县。全县总面积为2380平方公里,县境处于云贵高原的东南斜坡,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在500至1000米之间,南部的雪花洞一带是都柳江和龙江的分水岭地区。境内山岭连绵,溪流交错,森林资源得到较好保护。境内居住着水、布依、苗、瑶、侗、彝、壮、回、土家等14种民族。全县总人口约32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7%,水族人口占64.8%。全国水族人口40万余人,约半数居住在三都水族自治县

水族发祥于中原睢水流域,自称“睢”,唐代建立安抚水族先民的抚水州,族称变更为“水”。国家民委《中国少数民族》修订版载:“大约在殷商之后,水家先民从中原往南迁徙,逐步融入百越族群之中,逐步形成了以中原文化、百越文化为主流的,南北民族融合的二元结构形式。因此,水族社会保留着殷商文化圈和百越族群的浓郁文化遗存。”

水族自北方迁徙融入南方之后,到宋代已大有发展。据宋史记载,宋代时的水族“夹龙江居,种稻似湖湘”,“领主衣着华丽,头戴金银,身披衣,住在有‘竹棚’护卫的‘楼屋战棚’之中”。此时的水族民间已经有了关于“棉花和谷种来历”的传说。宋、元时期,水族地区开始有纳布税赋的记载。到了清代,纺纱织布已成为水族妇女必不可少的手工技能,而且自织的土布已成为社会物质生活的主要财富之一。水族妇女自己种植棉花、自己织布、自己染色、自己裁剪、自己缝制衣服。她们织染的花椒纹、回纹、鱼骨纹等纯棉布,图案美观,纱质纤细、染工深透,耐洗,久不褪色,远近驰名。在“洋布”未充斥水族地区之前,这些自织的土布是当时市场上的高档优质衣料。民国时期,水族地区开始出现机织布。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地区经济得到发展,水族服饰在加工、生产和制作工艺上发生重大变革,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人们大多不再自己织布自己缝衣服,而是在市场上选购机织布请工匠代缝衣服,或直接购买成品服装。

一百多年前,水族老年妇女的头式是将长发挽结于顶,包自织土布方巾,身穿对襟、无领、宽袖、配银扣的短上衣,下穿长裤、腰间套黑色百折围裙或前后系着两块黑色长方形腰巾,脚穿尖钩马尾绣花鞋。青壮年妇女头式是把头发往前梳成一把,从左向右挽起,并顺着发式在侧面发间斜插一把木梳,外包黑色土布头帕,脚穿尖钩马尾绣花鞋或元宝盖绣花布鞋。现在,水族青壮年妇女服饰的基本款式是包头帕、身穿右衽大襟衣衫配绣花围腰、长裤、脚穿绣花鞋。

在长期的劳动实践活动中,水族先民发现蓼蓝草这种多年生的草科植物蓝色感染性很强,便移植培育于山地中,用其浸泡制作靛青染料。在每年水历6月(阳历3月)前后便开始选择肥沃的土地栽种蓼蓝,11月(阳历8月)前后便可以收割。将收割来的蓼蓝洗尽放进水缸里浸泡。等到腐烂沉淀的蓼蓝分解出蓝 素(一般以蓼蓝枝节变红为宜),便把蓼蓝杆叶捞取出来,在水缸中放入适量石灰水,然后将蓼蓝水充分搅动,净置沉淀过滤,获取蓼蓝草的蓝 素凝结而成的蓝靛染料。把蓝靛装进木桶或土缸里,用树叶盖好,搁在屋里备用。到了秋天,再将蓝靛用手搅拌再加上适量烧酒,用木棒搅动调匀,用手指浸入染水,手指变蓝时便可以开始染布。

染布时,先把白色布匹浸透清水、扭干、理撑后,再放缓缓进靛青染料汁水里浸泡染渍,一两个时辰后,沥出叠放栽染缸口的木板上,让染汁淌入染缸中,一天约如此三次。过两三天将布取出,在清水里荡洗、晒干。接着再继续染渍,如此反复浸染五六天甚至八九天,白布便可以染成蓝色。如果想要将布染成黑色,则需要上山采集一种水语叫“梅凤”的植物,将这种植物的皮和叶放入大铁锅里熬汁,当汁液浓度加大后(将汁滴在手指甲上不流动为宜),将植物皮叶捞出,把蓝布放入铁锅里煮,待煮透后将布取出晾干(为使布的颜色均匀,一定将布平整地放在地上自然晾干)。再放入染缸里浸染五到六天甚至八九天,就可以把布染成黑色。

过去,水族地区衣料颜色主要有白、蓝、青、绿、黑等颜色。如果需要印图案,就采用豆浆染或蜡染。豆浆染工艺,先在厚纸板上画各式各样精美漂亮的图案,涂一层桐油,然后刻成花版模型,将花版模型压在白布上刷上特制的黄豆浆,晒干后放进染缸里浸泡。染好洗净晒干后,刮去豆浆,蓝底白花的素净图案就现了出来。这种花色布料多数用来做被面、床单、帐沿等。蜡染多用手工绘制栽浸泡于染料汁水之中达到色度之后,除蜡即可。扎线染色是用针在白布上按照所需图案密缝,或用线将所需图案部份捆扎,再放入染缸中浸泡,染好洗净晒干后拆开缝线,就可以染成蓝底白花的布料。这种布同样多数用来做被面、床单、帐沿或小孩子的衣服、鞋帽、背带等。

传说水族创万物女始祖仙婆“牙巫”是种棉、纺织、制作蓝靛、染布能手,是她将服饰制作技艺传于后人。民间传承多为家庭内部母传女、父传子、婆传媳,村寨内部则是同伴、妯娌之间口传手授。中和镇姑引村、三洞乡板告村是马尾绣和银饰制作之乡,九阡镇水各村是土布染织之乡,世代沿袭。

水族服饰,根据地区的差异,可分为多种类型。三洞、廷牌、中和、恒丰、塘州、阳安以及独山等地是水族人口主要聚集区。该片区的妇女服饰具体可以分为儿童装、少女装、少妇装和老年装。儿童装:重在鞋子和帽子的装饰。鞋子一般为虎头鞋或绣花鞋;童帽有多种,最常见的有仿木楼屋脊的九角布帖帽、平顶马尾绣帽、葫芦形青布帽等,帽子上订有银佛像、蝴蝶造型银片和银铃铛;少女装:一般为蓝色或绿色有领长衫、靛青色或青色长裤,胸配绣花围腰,围腰上端至颈部挂银项链及链坠,围腰中部两侧系提花飘带拖于身后,脚穿元宝盖绣花鞋,留海发式,外包一块六尺左右的家织布白头帕;少妇装:衣服无领,并在坎肩、衣襟、袖口、裤脚等处都绣斜面青布大绲边,外缘还镶两根绲条、绲边绲条都隆出衣面,绲条外缘还镶上阑杆彩色花边,在前后衣襟四角绣上四只变形蝴蝶,在腰身两边的开叉处绣上云彩。头发梳至额头由左向右挽起,并在右侧发间斜插一把木梳,外包黑(白)色土布头帕。拴绣花围腰,脚穿元宝盖绣花鞋。年长的妇女则不再配绣花围腰,而喜欢在腰间带一块青色素净方巾,脚穿尖角马尾绣花鞋;老年装:上衣是内穿无领、无花边装饰的右衽长衫,外套对襟、无领、宽袖的短衣,衣服都用银扣,下身穿长裤,脚穿尖钩马尾绣花鞋,头顶挽发结,包黑色方巾。

此外,水族妇女在节日喜庆或结婚大典时另有盛装。盛装款式不分区域,上衣都是古典式的对襟、宽袖的黑色短衣;下身穿黑色百折裙或兼长裤;脚穿尖钩扎金马尾绣花鞋;发式是把头发梳至头顶挽结,为了方便佩戴银首饰,不用再包头帕;穿盛装时,周身佩戴的银饰有:银花、银钗、银项圈、银压领、银手镯、银雅领等。其中百折裙、银花、银钗仅限于新娘出阁时穿戴。

水族服饰是水族人民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具体反映,水族服饰的主体颜色多以蓝、青、绿、紫、黑等素色为主,其朴素、端庄、大方、实用的特点,与水族人民纯朴、谦恭、淡泊、含蓄的性情相映衬。同样,水族服饰具有中国古装服饰风格,大襟右衽,胸佩绣花围腰,再加提花飘带,显得秀丽、飘逸、淡雅,尤其是那典雅、独具一格的马尾绣饰品,具有很高的艺术科研和审美价值。

水族服饰技艺在现代化进程中,鲜明的民族表征文化正在不断消失。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水族服饰技艺已濒临消亡的境地,其原因是:现在的水族青年纷纷离开祖辈居住的家园外出务工,审美和价值观已发生很大变化;水族服装做工相对繁杂,费工费料,年轻人为方便直接购买汉式成品衣服穿;小孩子从读书到走入社会,基本上都是穿戴汉族服装;会制作水族服饰的老艺人的去逝和无人传承服饰制作技艺,同样使水族服饰处于逐渐消失的状况。

推荐三都水族自治县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服饰也感兴趣:
三都水族自治县导航

下一篇:偏坡布依族服饰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