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诗腔苗歌
十二诗腔苗歌也叫诗腔,主要流传于贵州锦屏县河口乡、固本乡、及黎平、剑河一带,是居住在青山界苗族人民文化交往及表达情感的一种形式,演唱方式以齐唱为主,歌词大都七字句,四句为一首,歌词内容有男女青年交往的情歌,有劳动歌,闲暇时唱的娱乐歌和外界交往的礼俗歌、赛歌会上的对歌、婚嫁歌等内容,歌词简短精炼,用苗汉语融合的衬词连贯,一气呵成,优美婉转动听。
明洪武年间,裕和苗家从江西省太和县经湖南进入贵州省锦屏县亮司后到青山界裕和一带居住。当时苗族传唱的是一种名叫“四朵”的苗歌,它的曲调复杂多样,富于变化,有说唱结合等特点。清朝初年由于林商文化的繁荣,大明汉族(苗族人称客家)人的涌入经商和从事手工艺。由于当地唱的歌很动人,外来人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苗歌“四朵”成了他们沟通的渠道和方法。随着外地人的进入,苗寨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从此加深了对外地人的了解和增进了感情。由于语言障碍,为了让外地人能听懂当地苗歌,使他们能理解当地人对客人的感情,便在歌词中夹杂粗浅的汉语进行表达。于是就成了以苗语为主,夹杂汉语的诗腔,到清朝中期,大量汉人定居下来,汉族的人口增长,诗腔在传承中许多苗语和汉语逐渐融合,演唱中增加很多衬词像念诗一样琅琅上口,“四朵”退化,演变成十二诗腔。
十二诗腔是民歌中衬词最多的一种,有的歌在短短的四句歌词中,竟用了二百八十多个衬词,衬词苗汉语交杂,但音调连贯流畅。衬词还可以根据歌词的内容以及情绪而扩展和缩减。音域不宽,曲调起伏不大。曲调可用于情歌,也可用于礼俗歌等,音乐节奏较为自由,歌词传统性和即兴性相结合。歌词有传统的,也有在不同场合随机应变即兴创作的,通俗易懂,大体押韵,曲调跟据歌词的平仄大体不倒字而稍有变化。由于衬词多,歌词一般为四句为一首,受汉文化影响,歌词大都是汉语,衬腔汉苗交融为一体。十二诗腔伴奏乐器为木叶,以“口传心授”为主要方式,知名传承人有:杨燕梅、杨合梅、胡朝良、朱香莲、杨长兰、欧品桃等。
十二诗腔苗歌是苗族文化传承口头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苗族人民在生活中创造并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遗产,歌曲衬词的苗汉结合反映了苗族地区受汉文化影响的融合,也反映了苗族风情、民俗等,极具研究价值。
十二诗腔苗歌是锦屏苗族民歌曲调艺术性较高的代表作,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和现代音乐的冲击,十二诗腔苗歌得不到很好的传承和保护。现能唱这种曲调的大部是四十岁以上的少部分中老年人,十二诗腔演唱技巧较高,年青人一般不会唱这种腔调,曲调濒临消亡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