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贵州省 > 黔东南州 > 榕江县

水族石雕

水族石雕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族石雕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族石雕墓分布于贵州榕江、三都、荔波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榕江水族墓石雕技艺最为精堪。水族历来有为死者立墓的习俗,其墓门石雕,内容丰富、技艺精美,形成了一种让人称奇叫绝、叹为观止的石雕文化,多方面地反映了水族生产生活的真实和浓郁的民族情调,

榕江水族墓,多建于清代,从墓形上看,有圆形封土石雕墓,方形盒子石雕墓和集束状的“九剑石雕墓”;从葬式上看,有单体墓、双人合葬墓和三人合葬墓;均有门楼式墓碑、八字形墓门;碑上刻有香案牌位,牌位上刻死者姓名,谓之“碑中碑”;碑两旁刻龙凤,形象生动。

榕江水族墓石雕有浅浮雕,高浮雕、圆雕三种。雕刻反映的内容极为丰富,除借鉴他民族的葫芦宝鼎、龙鱼吻、太极图、倒挂蝙蝠、八仙过海、赐福天官、骑马战将、古塔祠庙、白鹤长蛇、麟凤狮龙外,还刻有与本民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花鸟虫鱼、家禽家畜及山中野兽,如蚌蟹、虾子、鲤鱼、叉蚌(又称石蚌,形似蟾蜍)、水牛望月、肥猪吃潲、猛虎下山、猴子爬树、猴子敲钟、猴子打鼠、野猫捕鼠、岩鹰捕鼠等,形象生动,充满了山野情趣。在浮雕人物中,有文臣武将,摇扇老者、垂钓老翁、玩蛇汉子,鱼鼓艺人,云游道长,芭蕉童子。充满民族气息的有手执竹节烟杆、玩烟荷包的水家少年,有歪髻、长裙、赤足,手握齐胸长棍的水族少女,有手持捞蔸捕鱼、捞虾的水家儿童,还有水族打扮的全童玉女。

水族爱马,历来用马作为山区运输工具,并常举办赛马运动会,水族男子亡故,生者为其杀马一匹以祭祀之,因而水族墓石雕离不开马,在计划乡摆拉村上拉力寨边的潘公墓墓门宝顶上,还刻有水族赛马图,图中水族男子左手持短剑,右手持一绣球并紧握缰绳,威风凛凛,可能是赛马夺名而归。水尾乡水尾村有墓一冢,极为奇特,无碑门碑帽碑身和圈墓石及封土堆,仅有9根剑状的石桩集成一束立在土中,出土约80厘米,9根石桩可拴9匹马,意为“9马送亡人”。

石雕内容丰富,涉及他民族的石雕内容,有与本民族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植物、人物、事件,有反映男女恋情的内容,有反映原始生殖崇拜的内容。让人赞不绝口又耐人寻味的是,在高兴寨和同流寨的水族墓上,多处刻有反映男女恋情的浮雕图,这在我国墓刻史上是仅见的。最称奇于天下的,也是我国墓刻历史上迄今仅见的莫过于水族墓石雕中反映的对0 的追求,在兴华古飞寨潘母墓和八蒙寨潘阿八墓上均雕有猴子爬树图,猴子完整的雄性器官雕得异常精细,0 坚挺,双丸显露,其形态与男人的0 无异,充分表现出雄性的阳刚之美。在三江乡里口寨的潘公墓碑前,雕有盘中供品,肥大美味的山中四足叉蚌(石蚌)的两股间,雕有雌性器官,豆粒大小,表现出构图者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最让人叫绝的是,在兴华乡八蒙寨的潘阿泊墓上,雕有一半裸孕妇,腹部高挺,双乳浑圆;在三江乡怎冷寨杨公墓上雕有“双马0 ”图。凡此种种,它极有可能反映着一种古老原始的生殖崇拜。立墓形态与葬式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

信息来源:省非遗中心

推荐榕江县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石雕也感兴趣:
榕江县导航

下一篇:蓝靛染工艺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