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香港

香港中式长衫制作技艺

香港中式长衫制作技艺

中式长衫源远流长,约在民国初年开始流行。男装长衫在新界传统宗族社会中是为父老的身分象征,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女装长衫在香港普及后,缝制技术受到东西方服装设计影响,逐渐孕育出独特的风格。香港中式长衫制作技艺于2021年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中式长衫制作技艺亦源远流长。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量上海裁缝师傅来港,丰富了本地长衫的制作工艺,更融合西式裁剪方法,形成香港独特的长衫制作技艺。香港的中式长衫昔日原是妇女的日常服装,现时已成为重要场合的优雅衣着。男装长衫在新界传统中是宗族长辈的身份象征,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亦是出席隆重场合如宗族春秋二祭和大型社区庆典包括太平清醮等的正装。

长衫是中式服装之一,有男装和女装之分。清朝男性习惯穿着—种方便走动和骑马的「长袍马褂」服饰,长袍长至脚踝,外搭短身外套,内搭裤子。清末民初,不少男性逐渐选择单穿一件长袍,在香港一般称为「长衫」。男装长衫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形制,多年来只有底摆的长度曾有所变化。1910年《香港华字日报》刊载一篇短文,作者以《长衫短衫之异宜》为题,讨论当时流行「长衫宜短」的潮流,认为长衫长度过短,便与西服相若,并不适宜。20世纪初的香港报章如《香港华字日报》和《循环日报》用「翩翩公子」、「意态自豪」等字眼形容穿着长衫的男性,证明当时的男装长衫,已形成一种身分象征,代表学识与修养。在今天的香港,新界宗族成员在进行传统仪式如春秋二祭、打醮时,均穿着长衫表示身分,形成另一种象征意义。

女装长衫,又称作「旗袍」,一般认为是从清朝服装演变而成的一种服饰。至1920年代,女性的服饰受到政策、文化和社会潮流等因素影响而变化,女性渐渐摒弃上衣下裙的「文明新装」(又称「学生装」),穿起了袖子和衣身宽松的「倒大袖旗袍」,类似清朝的长袍。发展至1930年代,这种服饰在上海风行一时,形制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上部渐趋合身,底摆和袖子的长度也经历多番改变。香港受到这股时装潮流的影响,女性同样开始穿上长袍,在本地多称为「长衫」,无论影星、上班族或学生,均在日常穿着。1940年代末,大批裁缝师傅从上海及广东到港执业与授徒,使长衫制作技艺在香港继续发扬。1950年代的女装长衫融合了西式裁剪手法,强调胸及腰部线条;1960至1970年代以后的长衫线条则相对自然。

长衫是客制的服装,讲求衫身合一,因此裁缝师傅首要的步骤是为客人量度身体各部位的尺寸。裁剪前,需要先处理布料,喷水后熨平,以防止布料收缩。裁剪布料时,毋须事先绘画纸样,师傅使用粉线,直接在布料上根据客人的体形画样,便可依照粉线裁剪。

男装长衫制作技艺的特点是使用「大裁」的裁缝方法,前幅与后幅相连,不在肩线位缝合,一般在右前方开襟,右侧缝上纽扣。

从前的女装长衫使用「小裁」的制作方法,也不在肩线位缝合,衣袖与前后幅连为一体。现时女装长衫制作技艺受到西方裁缝方法影响,裁布料时分前幅、后幅、前幅底披和衣袖部分,如制作夹里长衫,还要裁里布。之后的步骤有车缝、熨拔、反夹里、前后幅埋夹、衣领制作和钉纽扣。此外,还需要根据所需款式,在步骤中加上装袖、制作绲条及花纽等,是一门讲究经验、耐性和技术的手艺。

2021年5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推荐香港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制作技艺也感兴趣:
香港导航

下一篇:汶川羌族碉楼营造技艺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