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贵州省 > 六盘水 > 钟山区

彝族“恳合呗”

彝族“恳合呗”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彝族“恳合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华村彝族铃铛舞,彝语为“恳合呗”,又称“跳脚”、“搓蛆”。它是居住于乌蒙山脉腹地的彝族在祭祀和节庆场合跳,以彩带、白带和铜铃铛为道具,以集体舞蹈为表现形式的一种传统舞蹈。

新华村位于六盘水钟山区西北部,该村地势以山地为主,喀斯特地貌,四面环山,村落聚居点海拔较高,坐落在乌蒙山脉腹地贵州最高峰韭菜坪主峰东南部,位于海拔1850米至2390米的梁山地区。全村人口2000余人,村中居住着彝、汉、苗等民族,彝族人口1400余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0.6%,是一个彝族人口聚居较为集中的村寨。

据《西南彝志论歌舞起源》记载,彝族“恳合呗”(铃铛舞)据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彝人的实旬部落。该部落善于狩猎,因误伤一只猿猴(彝语“挪母”)见其与人相似,便以为是自己的祖先,于是族人们聚在一起边唱边舞举行祭祀,称“实旬挪母斋”,所唱之歌称“恳合”,所跳之舞为现在流传的铃铛舞,俗称“跳脚”。另有传说,相传古代彝人部落有一首领和皇帝之女相爱,遭到反对,二人逃到黔西北的大森林里居住,后遭追杀。部落首领跳崖身亡,其尸首腐烂于半山腰,族人担心乌鸦啄食和尸体腐烂生蛆,或鸣枪放炮、或以手挥赶,或手持铜铃摇吼,驱赶乌鸦,俗称“搓蛆打老鸹”,该舞蹈在这一时期初具雏形。后来,彝族先民为了告别亡灵,凡在战场上牺牲的武士和去世的老人,都用这种方式告慰死者,便逐步形成了彝族居住地特有的祭祀舞蹈。至清朝末年,该舞蹈开始用于彝族的各种节庆和民俗活动并流传至今。该舞因其场面壮观,气势恢宏,节奏铿锵,参与者众多,为群众参与性极强的集体舞、庆典舞,已不再是单一的祭祀舞蹈了。

“恳合呗”一般为四人跳,现在有多达上百人的,组成舞队的队员称为“骂哟”(意为兵将、勇士),四个勇士各站一方,表示把关四个方向,预防外敌入侵,维护彝族自己的政权,保护自己的民族和家园。跳舞之前要先唱“恳合”,然后按先歌后舞、先主后客、先大后小的秩序,井井有条地进行。舞者左手执马铜铃(喻武器),右手拿彩带,女穿蓝底或黑底彩布帖花对襟长衫,腰部系红底白边分叉围腰;男上穿镶边绣花马甲,下穿宽腰大裤脚的吊裆裤。舞者以腰部为轴心,腰、腹来回扭动,步伐交错,手脚同舞,相互背驮,相互执结,进退有序,铿锵有力,节奏明快,有步步逼人之感。舞者在舞动的时候,观望的族人们或打灯火照明,或鸣枪放炮、呐喊助威、拍手称赞,整个场面犹如骏马奔腾,气势恢宏。

“恳合呗”本为祭祀舞,整个舞蹈内容体现出了对死者生时的回忆,讲诉了死者生前开荒耕种、狩猎、养育儿女至长大成人的整个艰辛过程。同时,又是一本彝人历史的回忆录,对研究彝族历史、征战、民风、民俗、宗教信仰、服饰、音律等文化有着重要价值。其舞蹈道具和民族服饰,尤其是其妇女服饰和对该舞蹈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来看,同样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彝族铃铛舞“恳合呗”的传承比较广泛、松散,凡六盘水市境彝族聚居的村落均有传承。汪家寨新华村的“恳合呗”主要传承人有:张天德、张斌、罗顶成等。

受现代经济发展的冲击,原生态“恳合呗”出现了生存危机。在新华村,年轻人基本上都外出打工谋生,在家留守的多为老人与年幼的孩子,他们既没时间跳,也没有专人组织学习,导致现在真正能跳“恳合呗”的人已不多。“恳合呗”作为一种传统舞蹈,无伴奏,全凭舞者之间的默契来摇铃作节奏,且舞蹈的力度大,舞者之间的协作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学习周期长。“恳合呗”的传承后继无人,处于失传的边缘。

推荐钟山区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彝族也感兴趣:
钟山区导航

下一篇:彝族酒礼舞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