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市 > 武清区

永良飞叉

永良飞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永良飞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飞叉是以古代战斗武器 演变而成的健身和表演器械,其由柄(枪杆)、耳(峰尖下面的环)、峰(三个枪尖)组成。早在大唐盛世时期“飞叉”就已成为民间深受欢迎的花会,并深受百姓的喜爱。一直以来飞叉成为大众武术健身、表演的技艺,在民间发展迅速。永良飞叉可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年)王庆坨的飞叉会,当时有许多人练习,但无文献记载为民间花会。

从民国四年(1915年)“飞叉”方有文献正式记载为民间花会,会址在王庆坨镇一街曹姓家中,由王庆坨武术世家房永和(1897年生人)组成“庆丰叉会”,兼任教练,并教出多名弟子,当时在天津河北北京一带小有名气。王庆坨“庆丰叉会”20世纪50年代最为兴盛,男女演员80余人,演遍天津地区,很有名气。

改革开放后重新复会,主要方向是培养更多飞叉技艺的台柱,男女同样严格要求,教练吴国良言传身教,又培养出多名武术飞叉演员,输送全国各地杂技团。

1993年10月1日,第五代传人王文壮、张兆胜等人为祭奠先辈房永和与吴国良对飞叉做出的贡献,将“庆丰叉会”更名为“永良飞叉会”,后永良飞叉走遍大江南北,饮誉中外。2002年天津市广场艺术联谊会总会又将“永良飞叉会”更名为“中国天津飞叉艺术团”,成为天津知名的业余演出团体。永良飞叉至今兴旺不衰,每逢大型庆典艺人必登台献艺,一展风采。

永良飞叉表演分单人、双人、多人演练,双人或多人花样传练,翻练和滚练,坐着和躺着练,板凳高桌上练,夜间火叉,台上演练,五鬼传说演练,踩街走着练等多种形式。套路名称有云罗背剑、飞龙滚地、怀中抱月、壮士架桥、流星火叉、迷人哑叉等,上场、下场要求是武术式子,如单人二踢子,背叉旋风脚,双人打花棍,空手对钢叉(二人传叉),单手托叉式,双手拖叉腾梁架海式等。

演练器具包括:大号精美蹲旗1面,大会龙旗2面,护场小龙旗8面,竞技花会拜匣1个(内装拜会所用请、谢柬及名片),大鼓1面(鼓谱为大古代战鼓点),小叫锣1面,拜会开道锣1面,钹、镲、铙、镟各4个,柄耳峰飞叉、双峰叉数支(每个演员1支),夜间火叉数支(夜晚用),滑粉及化装用品数盒。

从头到脚古装表演服装每个演员两套。服饰为长款套装,面料为白色亚麻,沿袭了满族服饰的风格,领口和袖口镶红色,腰间束带,红白相间,气势逼人。

永良飞叉套路演化于武术套路,其演练特点刚猛浑厚,技巧性极强。它需要调整肌肉松紧用力的大小,通过移形换步、上下协调的动作来控制飞叉的重心和速度,所有动作要求身手灵活,一环紧扣一环,手、眼、身、精、气、神要统一协调,并且跟乐器配合(踩着鼓点完成动作),动作健美,花样繁多,滚、爬、旋要求干净利落,尤其哑叉(没有声音)更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达到一定水平的表演者可使飞叉全身上下滚动飞舞,耳环随转动沙沙作响,叉随人转,人随叉动,上下翻飞,四面叉光,漫天飞舞,可谓险象环生,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推荐武清区更多特产
武清区导航

下一篇:临泉杂技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