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鼓篇特产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鼓篇
301.
云冈大锣鼓
[
山西省
忻州市
原平
]
云冈大锣鼓(也称云胜锣鼓)是流传于晋北地区的一种锣鼓艺术,其中以原平市永兴村的锣鼓队最为著名。早在北魏开凿的云冈石窟的第16窟中,就刻有手持小镲的锣鼓乐队的演奏形象,这说明小镲当时在民间就已普遍流行。历史上,晋北高原战事频繁,该乐种常用于欢……
302.
阳泉文迓鼓
[
山西省
阳泉市
郊区
]
迓鼓流行于阳泉、平定、盂县、昔阳、和顺等市县,其表演形式有两种:集说白、歌唱、舞蹈、伴奏于一体的称文迓鼓;由成套锣鼓乐配合多人舞蹈、演阵的称武迓鼓。阳泉文迓鼓俗称“打迓鼓”,始创于宋代,由军队传入民间。旧时多在街巷场地表演。起初三人表演,老……
303.
洪泽湖击鼓升帆
[
江苏省
淮安市
洪泽
]
流布区域:《洪泽湖击鼓升帆》主要流布在洪泽湖及其辐射的周边地区,尤以西顺河镇洪祥村为典型。历史沿革:早在一千多年前,洪泽湖已有渔民生息繁衍,那时已有风帆船,大的有几十吨,小的只有1吨左右,风帆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动力,借风的力量,驱使船向前行驶……
304.
临清驾鼓
[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
临清驾鼓鼓点丰富,声音宏大,音色变化多样,现如今保留的曲牌有点鼓、大排鼓、二十八宿,三番带滚鼓、卧龙鼓等。目前先锋办事处大桥村组织的驾鼓队最为完整。1996年大桥驾鼓队荣获全国农民艺术节金奖,1999年受邀参加山东省建国50周年广场文艺汇演……
305.
昔阳迓鼓
[
山西省
晋中市
昔阳县
]
昔阳迓鼓是广泛流传在昔阳县境内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它是以鼓点为唯一伴奏形式而产生动律,舞者本身又兼鼓手,舞步以“平颠步”、“扑垫步”、“蹲点步”为主,表现形态为各种“摆阵图”。昔阳迓鼓属于典型的广场舞。从传统的组合形式来看,它由九面鼓(其中……
306.
康南锣鼓草
[
甘肃省
陇南
康县
]
康南锣鼓草又称打锣鼓草,是康南地区群众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并把互助合作的劳动过程与歌唱融为一体,在愉悦的场景中消灭荒草的一种劳动形式。康南地区群众每年夏季帮工除草时,选两个能说会唱的人敲锣打鼓,走在一字排开的劳动人群后面,一人敲锣,一人打鼓,大……
307.
泽州鼓书
[
山西省
晋城市
泽州
]
泽州鼓书是由徐廷荣(晋城韦匠人)从绥远学艺带回泽州而传播开来的以大鼓京腔为母体的一种曲艺形式,后经过第二代传人崔小红几十年的不懈追求和改革,在原来曲调的基础上,吸收上党梆子、河南豫剧、坠子、四弦书等姊妹艺术的精华,创作而成。泽州鼓书扬弃了最……
308.
益阳大鼓
[
湖南省
益阳市
赫山区
]
益阳大鼓是出现于明末清初的一种新兴鼓书样式,它是汇集当地的山歌、孝歌等民间音乐演变而成的一门新的演唱艺术。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它逐渐占据了当时的新城地区的说唱艺术中心地位,成为此后一百多年间最重要的演唱艺术形式。益阳大鼓从起源到正式形成经历……
309.
阳高晋北鼓吹
[
山西省
大同市
阳高县
]
阳高晋北鼓吹是流行于山西北部阳高县一带的以唢呐为主奏乐器,辅以鼓、锣、镲等打击乐器烘托气势的一种传统器乐表演形式,普遍应用于庆典、社火、婚丧、祭祀等民俗事象活动中。阳高晋北鼓吹历史悠久,早在600年前,滑氏远祖滑玉和作为民间艺人,于明永乐年……
310.
打围鼓
[
四川省
遂宁市
安居区
]
打围鼓打围鼓有称“玩友”。工余饭后或红白喜事,邀约或邀请“玩友”四五人围坐一起清唱。不用舞台、化妆和服装,一般在玩坝或茶馆举行。玩友各自坐在座位上,手执板鼓、堂鼓、川鼓、马锣、川胡、钹之类乐器,自吹自打自唱。打板鼓者是鼓师,其他乐器以鼓师手……
311.
霍家嘴平音法鼓
[
天津市
北辰区
]
霍家嘴平音法鼓始于清咸丰年间,距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原为庙中“娘娘出巡”随驾进香礼仪的半副銮驾。霍家嘴平音法鼓由仪仗队和乐队组成,表演形式分设摆(固定表演)和行会(行进表演)。设摆时看演奏者的表演。行会时主要看茶炊子的表演。平音法鼓属半……
312.
刘园祥音法鼓
[
天津市
北辰区
]
刘园祥音法鼓会是乐舞结合的民间花会,始于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1年),会员多为当地居民。清代,天津法鼓因妈祖娘娘祭祀而盛行,每逢“皇会”,民间的法鼓会、乐会、鹤龄会、重阁会、中幡会、高跷会等,沿街表演各种技艺,呈现一番盛况。祥音法鼓……
313.
威风战鼓
[
陕西省
宝鸡
眉县
]
威风战鼓始于周秦、盛于汉唐,根植关中,源在战争,是华夏民族的原始音乐,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击节而歌”的遗迹,她的精神内涵是剽悍威武,粗犷豪壮,代表着关中秦人犟、硬、冷、悍、勇、楞的品格,有着和谐美、节奏美、舞蹈美、形式美、音乐美的属性……
314.
东于庄同乐花鼓老会
[
天津市
河北区
]
东于庄同乐花鼓老会成立于清咸丰年间,传承至今已有两百余年历史。该会位于东于庄崇善堂公所内,据该会98岁老艺人“刘金山”等人回忆,该会早年是由安徽风阳传至天津。当年,因安徽闹水灾,有安徽“于氏”弟兄俩人逃荒至此,以唱花鼓为生,他们演唱的凤阳花……
315.
晋北鼓吹(定襄八音)
[
山西省
忻州市
定襄县
]
晋北鼓吹在定襄县俗称“八音会”,表演团体以“八音会班”为主,班社中一般有班主1人,响工(或称吹鼓手)10人左右,乐器有唢呐、笙、管子、锣、钗、鼓、板、梆子,主要演奏- 音乐,如《八大套》、《大得胜》等。《大得胜》是流行于晋北定襄、五台、崞县……
猜您喜欢
巴蜀四大名酱菜
景芝三名吃
辽阳三宝
衡水三绝
中国十大名包子
玉环十大名菜
平遥三宝
恩施十大名吃
兴国“三鱼”
高密三绝
宁津三大名吃
山东四大名牌羊汤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