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各族民俗文化与特产--回族篇特产
中华各族民俗文化与特产--回族篇
1.
泸西回族葱花饼
[
云南省
红河州
泸西县
]
泸西回族葱花饼又叫葱花粑粑。葱花饼色、香味俱全,它是回族的美食小吃之一。淡淡的葱花味,有一点点的咸,嚼在嘴里干香味浓。 葱花饼的原材料是麦面、鸡蛋,香油、大葱、食盐。葱花饼的做法有两种: 一种是油炸法:把面粉、葱花、鸡蛋……
2.
回族宴席曲
[
青海省
海北州
门源回族自治县
]
回族宴席曲,是回族人在婚礼、喜庆、伊斯兰节日演唱的民歌形式之一。又称“家曲”、“菜曲儿”。广泛流传于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区。分为表礼、叙事曲、五更曲、打莲花、散曲等五类。这些宴席曲涵盖了回族群众数百年来生产、生活、爱情、婚姻等方方面面的历史……
3.
回族重刀武术
[
天津市
]
重刀系大刀的原称,它是京津一带的一种传统兵器,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天津市回族大刀成名于明成祖初年,相传燕王朱棣的一个金陵籍回族将领惯用一把60斤重的大刀征战,他随朱棣北伐平定天津,后举家迁至天津,于是有了津门曹氏大刀,代代相传。至近现代……
4.
回族民间器乐
[
宁夏
]
宁夏回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文化活动中,传承了宁夏古代乐器和西北边塞乐器及其音乐,并将之逐步发展为独具特色的回族民间乐器。上个世纪,我国文史学家考证出宁夏哇呜、0、口弦分别是汉唐以来在宁夏流传的古乐器埙、羌笛、芦管、簧的流变和遗存。唐太宗李世……
5.
宁夏回族民间乐器
[
宁夏
]
宁夏回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文化活动中,传承了宁夏古代乐器和西北边塞乐器及其音乐,并将之逐步发展为独具特色的宁夏回族民间乐器。上个世纪,我国文史学家考证出宁夏哇呜、0、口弦分别是汉唐以来在宁夏流传的古乐器埙、羌笛、芦管、簧的流变和遗存。唐太宗……
6.
回族麦芽糖
[
宁夏
吴忠
利通区
]
麦芽糖是宁夏川区回族群众喜食的一种传统风味糖果食品。每逢秋收完后,回族群众便晒好大麦,整理好家具,开始碾米,做糖。这种习惯已有200年的历史。宁夏川区是宁夏大麦的主要产区,为回族群众做糖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他们做的糖果除了自己食用外,还拿……
7.
回族焙子
[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土默特左旗
]
焙子是呼和浩特地区特有的小吃,是回族面点名品。有白焙子、咸焙子、甜焙子。形状有圆的、方的、三角的和牛舌形的等等。焙子都是小麦面发酵,兑碱烤制而成的。外干脆内暄软,有浓浓的小麦面香味儿,是早点中最广泛,最经常的主流食品。也是旅行最佳食品,常配……
8.
回族蒸艾叶
[
宁夏
石嘴山
平罗县
]
制法: (1)将新鲜艾叶去掉硬梗、枯叶,用清水将泥沙淘净,然后按1千克艾叶拌250克面粉的比例,掺匀拌散,使艾叶全部沾有面粉。 (2)铺入笼屉蒸煮,约30-40分钟后出锅。蒸熟的艾叶呈灰白色,无浓烈的芳香药味。 (3)盛在碗里,调以香油、辣……
9.
回族馓子
[
甘肃省
甘南州
临潭县
]
馓子是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的的风味名点之一。在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有一盘黄澄澄的多层的圆柱形的油馓子。俗语有“点心香,月饼回乡馓子美,回回的馓子甜又脆”一说。馓子是回族群众的传统食品之一。古称“环饼”、“寒具”。据史书记载……
10.
回族汤瓶八诊疗法
[
宁夏
银川
]
回族医药在养生保健、回医医术、香药应用和饮食疗法等方面均有独特的理论和经验,不少养生习俗、诊疗技术和食疗经验一直为回族人民所传承和应用。汤瓶八诊疗法起源于中东,波斯穆斯林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历经千余年的不断实践,我国回族八诊疗法形成了……
11.
回族医药(陈氏回族医技十法)
[
宁夏
吴忠
]
“陈氏回族医技十法”是回族医药学的精华,包括熏、敷、吹、涂、抹、点、刺、拔、挑、捏等技法。据悉,这项技术形成于19世纪末,至今已有100余年历史。“陈氏回族医技十法”第一代传承人陈进孝,年轻时习武练功,同时采访民间艺人、民间医生,学习跌打损……
12.
回族口弦
[
宁夏
固原
西吉县
]
宁夏回族乐器已经形成了演奏技艺、制作工艺和弹唱艺术。回族乐器“把式”(高手)可以用交叉颤指在高音哇呜上吹出其它乐器难以胜任的华彩。回族艺人制作的回族乐器,似牛头、似小羊,喜欢镶嵌本民族艺术图案、线条,雕刻阿拉伯文书法等,具有鲜明的回族文化特……
猜您喜欢
同州三绝
中国三大印泥瑰宝
麻姑三宝
中国四大板鸭
昌黎“三歌”
蓝田十大小吃
怀远三绝
谢通门三绝
蕉岭十大长寿食品
光明三宝
郴城四件宝
湖南十大农业品牌
[第1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