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民俗文化--技艺篇特产
各地民俗文化--技艺篇
91.
畲族银器锻制技艺
[
福建省
宁德
福安
]
福安银制品加工制作工艺,始于明朝,为福建银雕工艺的代表。是当地银矿产与畲族风俗结合的产物,其工序包括:熔银,打坯、雕刻、防腐等;工艺严谨考究,传承有序;产品具有纯洁、创新、精细、动感的特点。当代工艺师林仕元研究改进了银雕工艺流程,使之更加完……
92.
渔网编织技艺
[
浙江省
舟山
岱山
]
县内历史上的捕鱼网,多以黄麻、苎麻等编织而成,用薯榔或荔枝、龙眼树作染料;棉纱织的则用桐油、煤焦油作染料。但经海水浸泡,容易腐烂破损。50年代后期,随着化学工业发展,逐步改用化学纤维,既轻便又耐用。1959年木质浮子改用塑料浮子,陶瓷沉子改……
93.
庐陵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
江西省
吉安市
泰和县
]
庐陵(赣中)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一个重要分支,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在布局、结构、构造、装饰上的共同特点,但又结合地理环境、地域文化,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做法,如天井院式的建筑布局、鹊巢宫式屋顶、清水砖的马头墙、鎏金……
94.
秸秆扎刻技艺
[
河北省
廊坊
永清县
]
永清县位于河北省中部,京、津、保三角地带中心。县城南厢南大王庄村系洪武年间(约1380年)始建。该地地势低洼,历史上盛产高粱,一般手巧的家庭妇女,取其秸秆钉制盖板或小浅,放置食品。永清县的扎刻就是用上乘的高粱秸秆,以卡尺、剪子、锥子、刀子、……
95.
东山海柳雕技艺
[
福建省
漳州
东山
]
东山的海柳雕工艺始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海柳是一种珍贵的海底灌木,属海生植物铁树科。它以吸盘固定于海底礁石,树干呈黑褐色或棕褐色,干粗枝密,叶片细长,质地坚韧耐腐,有“铁木”、“海底神木”之称,是雕刻工艺品的珍贵原料。因它形似树木,……
96.
福州民天虾油制作技艺
[
福建省
福州
]
鱼露,福建称为虾油(厦门话:he6-iu2,福州话:hà-iù),是闽菜、潮州菜和东南亚料理中常用的调味料之一。虾油原产自福建和广东潮汕等地,由早期侨民传到越南以及其他东亚国家,如今21世纪欧洲也逐渐流行。福州民天虾油制作技艺是当地生产虾油……
97.
仙草制作技艺
[
福建省
漳州
]
仙草又称凉粉草、仙人草、仙人冻、薪草,系唇形科仙草属的一年生植物。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的东方植物资源。仙人草全草干样含有约70%碳水化合物、少量蛋白质、脂肪、色素等,还含有较多的矿物元素。农历入伏吃“田草”(仙草冻)是漳州与台湾人的习俗,据……
98.
东山肖米(烧卖)制作技艺
[
福建省
漳州
东山
]
东山肖米,又称烧卖,是东山县具有闽南地方特色的的传统风味小吃,也是闽南婚宴喜席必备的一道地方名小吃,已有数百年历史。肖米在中国南北方都有,是一种面制的食品,品种繁多,在江苏、浙江、广东一带,人们把它叫做烧卖,而在福建东山等地则将它称为肖米。……
99.
泉州妆糕人制作技艺
[
福建省
泉州
洛江区
]
泉州妆糕人是以传统大米粉、糯米粉、调色素、蜡油等为原料,经过祖传工艺加工,配制成为五颜六色的具有良好的塑造力的糯米团,以多种捏塑手法,制作塑成高约10厘米的妆糕人。经过近些年发展,新妆糕人已从传统的、粗犷形的手工制品发展到精致的、细腻的、惟……
100.
羌族碉楼营造技艺(平武)
[
四川省
绵阳市
平武县
]
羌族碉楼营造技艺”产生并流传于平武。古羌人的民居大多以众皆依山居止、垒石为室,其住房就地取材,以块石砌成,谓之碉楼,兼有居住和防御之功能。羌寨的碉楼墙体都很厚,不但外墙厚,房间之间的隔墙也很厚。砌墙所选用的石头,必须是又薄又宽的块石,第一层……
101.
福州洪塘篦梳制作技艺
[
福建省
福州
仓山区
]
“洪塘篦梳”出自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洪塘村,是以麻竹等为原料,经破竹、破篦、刮青、制梳、烘焙篦等工序制作而成,因能够篦发去垢而不伤发,故称为“篦梳”。明代以来该村居民就以从事篦梳制造为主,至今仍为当地居民的家庭副业之一。“洪塘篦梳”首创于明景……
102.
福州老天华乐器制作技艺
[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
福州老天华乐器制作坊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799年)由王仕全始创,祖铺设在福州市台江茶亭街,原名天华斋琴铺。创始人王仕全从小喜爱音乐,其子王师良继承产业后更名“老天华琴行”,于1955年并入福州台江乐器社,成立“老天华名牌乐器小组”。改革开放……
103.
源和堂蜜饯制作技艺
[
福建省
泉州
鲤城区
]
源和堂蜜饯已有近百年历史,是福建最早且规模较大的手工业作坊。厂区现址在泉州市鲤城区新门街350号。其生产地鲤城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由于终年温暖湿润,四季长青,十分适宜发展蔬菜、水果、花卉等城郊型特色农业。源和堂蜜饯制作技艺始于191……
104.
闽东畲族乌饭制作技艺
[
福建省
宁德
蕉城
]
闽东畲族村流传有许多独特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其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的“乌饭节”就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日。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畲家人又称作“分龙节”,这天,家家都做乌饭以备全家共餐、馈赠亲友、祭祀祖先之用,同时族人还聚集一起盘歌、跳舞,纪念这一节日……
105.
畲族苎布织染缝纫技艺
[
福建省
福州
连江
]
连江县畲族织染业畲族苎布织染缝纫技艺主要是纺织苎麻布、腰带(蚕丝彩带)和其他饰物,以连江县畲族织染业最为著名。织染苎麻布从拧线、圈线、纺线、游线到织布、染布、游布共七个过程,工艺流程多,工序复杂;织腰带等则以自养桑蚕抽成丝线做“经”,购各种……
猜您喜欢
紫阳三宝
万州美食三绝
磁器口名特三绝
凌云十大美食
西安饮食三绝
海口十大农业品牌
湖南十大农业品牌
蕉岭十大长寿食品
蓝田十大小吃
中国四大板鸭
东京三饼
麻姑三宝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