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戏特产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戏
301.
五华提线木偶戏
[
广东省
梅州市
五华县
]
五华提线木偶戏源远流长,明朝初年由福建传入,流行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民国19年(1930)后,五华县的提线木偶班便远涉重洋,到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等有客家籍华侨华人居住的地区演出。明清时期,五华提线木偶戏已经兴盛,至……
302.
怀集贵儿戏
[
广东省
肇庆
怀集县
]
贵儿戏是怀集县本县剧种,起源于清朝末叶,由民间说唱而发展为多人的有故事情节的戏剧,是广东13个戏剧剧种之一。其曲为当地民间小调。乐器是打击乐的锣鼓和唢呐,每年春节期间为贵儿戏的活动期,最多时全县有40多戏班,热闹非凡。……
303.
光山皮影戏
[
河南省
信阳市
光山县
]
光山皮影在小时候看过很多场,留下很深刻的回忆,而如今,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渐渐地快要消失了。光山皮影戏因其浓郁的本地特色,接近湖广语系,唱腔、道白亦成一格,被称之为西路皮影。光山皮影以水牛皮为原料,经制作加工后,呈透明状,彩绘各种人物、动物图……
304.
柘荣布袋戏
[
福建省
宁德
柘荣
]
柘荣布袋戏是由膨膨鼓演变而成的民间剧种,唐代始称“布袋戏”,现可考历史为清光绪五年。此戏为“一人一台戏”,集演唱鼓乐于一身,两只脚踩5、6种乐器,双手演木偶,演出时手、脚、口、身并用;音乐曲调为温州和剧,对白声腔贴近方言,演出剧目以古书、演……
305.
姚剧
[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
姚剧是滩簧类地方剧种,用余姚方言演唱。其前身为“余姚滩簧”,又曾被称为“鹦哥戏”。起源于十八世纪上叶,形成于十八世纪中叶,脱胎于当地雀冬冬、白话佬等民间说唱艺术和车子灯、旱船、采茶篮等民间歌舞;始行于浙东余姚和慈溪市中西部及上虞市曹娥江以东……
306.
沙洋皮影戏
[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
沙洋皮影戏是指流行于沙洋县境内及周边地区的傀儡戏。据史料记载:皮影戏兴于汉而源于楚,经历了2000多年的演变与传承。据《荆门市志》辑录,清末时沙洋民间皮影戏就多达230多个剧目,历代艺人留下的传统剧目多达2000多个。沙洋皮影戏核心区域在毛……
307.
沙洋花鼓戏
[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
沙洋花鼓戏唱腔悠扬、甜美、悦耳,表演既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湖乡生活和湖乡风貌,又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唱腔属打锣腔系。分主腔和小调两大类。主腔属于板腔体。唱词多为七字、十字句。传统的演唱形式为“一唱众和、锣鼓伴奏”。沙洋花鼓戏核心区域在毛李镇……
308.
昭通端公戏
[
云南省
昭通市
镇雄县
]
昭通端公戏是古老的云南民间仪式戏曲剧种之一,流传于昭通市镇雄、彝良、大关、盐津、巧家、永善、威信、绥江、昭阳等县区的偏远山区,主要在庆菩萨、庆坛、打傩、阳戏及斋醮等仪式活动中演出,因由端公表演而名。据端公法名谱系及口碑资料记载,端公戏约于明……
309.
茂名木偶戏
[
广东省
茂名
化州
]
茂名市木偶戏按木偶形体和操作技术不同,分为杖头木偶戏,布袋木偶戏和提线木偶戏。据记载,南朝元嘉三年(426),杖头木偶戏从中州传入化州,元朝传到我市各地。明万历年间,随着闽南人向粤西移居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布袋木偶戏传入粤西,逐渐演变成电白,……
310.
黄骅渔鼓戏
[
河北省
沧州
黄骅
]
黄骅渔鼓是一种板腔体曲艺形式,发祥于河北黄骅渤海湾畔的冯家堡,传唱于当地沿海渔村。相传,乾隆年间一个隆冬,黄骅冯家堡村来了一个要饭的花子,听口音是山东人。这人要饭与众不同,不挨门乞讨,而是当街站立,怀抱渔鼓,边敲边唱。他悲凉的歌声,引来满街……
311.
宁阳弦子戏
[
山东省
泰安
宁阳县
]
宁阳弦子戏距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宁阳弦子戏唱腔突出“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哎嗨”,唱腔有时洪亮、有时圆润、有时柔美、旋律动人,并按剧情需要巧用“花腔”和“变调”,突出人物性格。发展了《娃娃》、《锁南枝》、《山坡羊》、《道情》等140多个曲牌,……
312.
蔚州灯影戏
[
河北省
张家口
蔚县
]
蔚州灯影戏目前主要分布在蔚县的蔚州镇、宋家庄镇、南杨庄乡等地一带。民间相传,灯影戏起始于汉文帝时期,辽金时期盛行,与冀东的滦、乐皮影为姊妹艺术。早期的影戏剧本称“影经”或“影卷”,辽代以前属盲人演出,到了金代,因受杂剧影响,开始向戏曲形式演……
313.
皮影戏(雾灵皮影)
[
河北省
承德
兴隆
]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俗称人头戏、影子戏。成熟于唐宋时代的-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顾名思义,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
314.
定州西四旺村龙灯戏
[
河北省
保定
定州
]
西四旺村“龙灯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龙灯戏”自清朝道光年间传承至今,在定州市西四旺村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是西藏地方送给清朝天子进贡献宝的大礼。通常在每年的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这天演出,专给宫廷皇贵们欣赏享受。当时轰动皇朝,故……
315.
二界岭乡二界岭村花鼓戏
[
浙江省
湖州
长兴
]
花鼓戏是湖南地区最有影响的地方小戏,它是由各地农村劳动山歌、民间小调、灯舞和对子戏、地花鼓发展起来的。大约在十八世纪末,各地陆续出现了不同名称的花鼓戏雏形,十九世纪中叶,各地花鼓戏一方面由凑拢的临时戏班和半专业戏班、专业戏班发展,另一方面由……
猜您喜欢
中国四大板鸭
蓝田十大小吃
蕉岭十大长寿食品
麻姑三宝
中国三大印泥瑰宝
同州三绝
湖南十大农业品牌
海口十大农业品牌
凌云十大美食
磁器口名特三绝
万州美食三绝
紫阳三宝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