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戏特产
中国各地民俗文化--戏
121.
上栗皮影戏
[
江西省
萍乡市
上栗县
]
上栗皮影戏(第四批省级)上栗皮影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它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上栗皮影戏节目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七姐下凡、西游记、仁贵征东、粉妆楼、封神榜等曲目,是民族文化和艺术文化的……
122.
太湖曲子戏
[
安徽省
安庆市
太湖县
]
太湖曲子戏是流传在太湖县的一个古老的剧种,因当地习惯称为唱曲子,在上世纪80年代定名为太湖曲子戏。太湖曲子戏源于明代移民带来的弋阳腔,具有“喧阗”特征。在喜庆事项(如迁新居、生男、寿典、升官、升学等)中唱曲子,年节习俗(如平安社醮、闹元宵的……
123.
福鼎提线木偶戏
[
福建省
宁德
福鼎
]
福鼎提线木偶戏是用木偶来表演历史故事和传统演义的戏剧,是闽浙地区传统戏的一种。它源于宋末,流行于明清,民间称为“七条线”。其主要分布在福鼎白琳、贯岭等乡镇,表演地涵盖了本地各个乡镇的村落和闽东与浙南地区,常常在传统节日、民间节日和庙会、祭祀……
124.
马鸣阳戏
[
四川省
绵阳市
梓潼县
]
马鸣阳戏产生于明末清初,是流传于绵阳市梓潼地区的一种民间戏剧。它的产生与发展与梓潼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有着紧密联系,是梓潼文昌文化的分枝和延续。旧时,朝拜文昌帝君要举行规模盛大的仪式,这种仪式就是绵延数百年的迎神会。梓潼迎神会傩祭、傩舞的发……
125.
鄱阳饶河戏
[
江西省
上饶市
鄱阳县
]
鄱阳饶河戏(第三批省级)饶河戏,又称饶河调,是赣剧的一支重要流派。她综合江西各大戏剧种的各种声腔,以江西五大河流之一,流经鄱阳县城的饶河命名。是饶河(鄱阳)人在南戏和弋阳腔的基础上经过改造发展,变一唱众和、锣鼓伴奏、以板击节的高腔,与乱弹、……
126.
邵东木偶戏
[
湖南省
邵阳市
邵东市
]
邵东木偶戏属短把内签杖头木偶,由表演者操纵一根命杆(与头相连)和两根手杆(通过宽袍大袖、与手相连)在五平方米左右的竹架帷帐内进行表演。据《邵东县志》记载:自明永乐二年(公元1405年)由江西乐安传入邵东,鼎盛期邵东境内有木偶戏艺人数百人,戏……
127.
泰顺药发木偶戏
[
浙江省
温州
泰顺县
]
泰顺位于浙南边陲,被誉为“木偶之乡”。药发木偶是一种独具一格的传统形式,其木偶表演由火药带动,在其他木偶表演中独一无二;在烟花表演中结合木偶表演,在其他烟花表演中也是绝无仅有的。“泰顺药发木偶”是将烟花与木偶相结合的木偶戏。在泰顺称之为琼花……
128.
道州调子戏
[
湖南省
永州市
道县
]
《道州调子戏》产生于明末崇祯年间,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其间经历了小调、对子调、地花鼓、调子戏的发展演变阶段。鼎盛时期道州全县拥有30余个调子戏班,现仅存6个戏班,分布于县城周遭4镇2乡。“道州调子戏”剧目丰富,曲牌众多,剧目多达200余个……
129.
龙山木偶戏
[
湖南省
湘西州
龙山
]
木偶戏俗称木脑壳戏,是流传在湘西北的一种古老而稀有的剧种,它是在土家族的祭祀戏、青苗戏、土地戏的基础上,不断吸收荆河戏、辰河高腔、汉剧等戏曲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地方剧种,多在院落、坪坝支庐围帐演出,民间俗你“矮台班”。据湘西州《文化志》98页载……
130.
平江影戏
[
湖南省
岳阳市
平江
]
皮影戏(平江影戏)影戏自明清(可能更早尚待考证)传入平江到现在已有六七百年,平江地域宽广,但影戏演唱大同小异,风格基本统一。平江影戏流传剧目有两个特征:一、原创者名姓失传;二、没有文学剧本。艺人说“戏在心里”,流传下来的剧目都是历代艺人一字……
131.
莆田木偶戏
[
福建省
莆田
荔城区
]
莆田木偶戏源远流长,是被誉为“宋戏活化石”莆仙戏的戏兄,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江东提线木偶戏是莆田木偶戏的代表性剧团,它历史悠久,表演动作传统,演艺技术高超,传统剧本丰富。梅妃故里也是莆田最早的木偶制作村,木偶制作精湛,系统地继承和发展了……
132.
黄梅戏(怀腔)
[
安徽省
安庆市
怀宁县
]
怀宁素有“徽黄故里,戏曲圣地”的美誉,是徽剧、黄梅戏的发源地,曾三度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怀腔”俗称“府调”、“怀宁调”,是怀宁本土创造形成的一种戏曲腔调。在元、明时期,怀宁每逢春种秋收之时,农民们惯唱山歌小调来歌颂自……
133.
石阡木偶戏
[
贵州省
铜仁
石阡县
]
石阡木偶戏主要流传于石阡县花桥、坪山、汤山等乡镇的各民族村寨。石阡,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隶属铜仁地区,总面积2173平方公里,东毗江口、岑巩,南接镇远、施秉,西连凤岗、余庆,北交思南、印江,是一个深处贵州东北部腹地的山区小县。境内地形复杂、地……
134.
桂南采茶戏
[
广西
玉林
博白
]
桂南采茶戏于清代中叶从江西赣南经粤北传入桂南,距今约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根据其衬词的特点,采茶戏也被称为“吁嘟呀”。桂南采茶戏广泛流传于广西东南部的玉林各县以及钦州、梧州和南宁等市的部分县区。桂南采茶戏属“三小戏”,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演,……
135.
临高人偶戏
[
海南省
临高县
]
临高人偶戏是全国惟海南独有、世界少见的稀有剧种。主要流行于海南岛西北部的临高县及周边的海口市、澄迈县、儋州市等市县中操临高话的乡镇,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据老艺人相传,临高人偶戏源于南宋末期。临高先民求神拜佛逐鬼驱邪时,皆用人型杖……
猜您喜欢
中国四大板鸭
蓝田十大小吃
蕉岭十大长寿食品
麻姑三宝
中国三大印泥瑰宝
同州三绝
湖南十大农业品牌
海口十大农业品牌
凌云十大美食
磁器口名特三绝
万州美食三绝
紫阳三宝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