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民俗文化欣赏--秧歌篇特产
各地民俗文化欣赏--秧歌篇
16.
定州秧歌戏
[
河北省
保定
定州
]
定州秧歌又名定县大秧歌,是流行在华北平原中西部的一个古老戏曲剧种,因发源地在定州而得名。据传其源头是一种民间小调,经过宋代文学家苏轼整理而流传下来。定州秧歌在语言、唱腔、调式、剧目等方面有其独有的特色。戏文浅显易懂,明白如话,有大量方言俚语……
17.
秧歌灯
[
安徽省
滁州市
来安
]
明朝末年发源于来安县广大乡,是由农民对“神灵”的祈祷活动发展起来的。起初以唱为主,伴以极简单的动作,后来形成了秧歌灯雏形。清代,秧歌灯歌曲曲调和演唱内容较前丰富得多,伴奏乐器已有笛子、二胡、四胡、琵琶、三弦和民间锣鼓。秧歌灯的曲调丰富多彩,……
18.
榆林秧歌
[
陕西省
榆林
榆阳区
]
锣鼓唢呐一哇哇声,扭起秧歌唱太平,山也舞来水也舞,舞得人寿年也丰。一个地区的文化,归根到底是情感和精神的张扬。如果说榆林信天游放飞的是情感,那么,榆林秧歌便是精神的狂飙。作为文艺发展始祖的秧歌,很早便在榆林生根。榆林秧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9.
乳山大秧歌
[
山东省
威海
乳山市
]
乳山大秧歌,20世纪之前境内多称之为逗会。大秧歌闹起来的时候,遥看恢弘豪放,近看节律紧凑,像行走的乐队,像高歌的方阵,像气派的大戏,把节日的喜庆气氛、庆典的祥和氛围一下子就提了起来。传统的大秧歌队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前面是执事部分。领舞人……
20.
定襄高跷秧歌
[
山西省
忻州市
定襄县
]
定襄高跷秧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艺术,多用于元宵节和其他重大喜庆活动。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年),为庆祝推翻元朝统治和新王朝的诞生,刘伯温号召全国各地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大造普天同庆的欢乐气氛,由南方士兵将江南一带的秧歌引入北方,于是产生……
21.
上口子高跷秧歌
[
辽宁省
盘锦市
大洼区
]
高跷秧歌也叫“高跷”,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高跷历史久远,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术表演,北魏时即有踩高跷的石刻画像;高跷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人数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大多舞者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
22.
佳县闹秧歌
[
陕西省
榆林
佳县
]
这是一种主要在春节期间表演的集体舞蹈。闹秧歌一般要选择较大的空地来表演,少则三五十名,多则上百名男女演员,个个浓妆重彩,装扮成各种身分的人物,手拿扇子、彩绸等,在锣鼓和唢呐的伴奏下,由一名打着花伞的领头人(即伞头)率领,扭着“十字步”、“三……
23.
横山秧歌
[
陕西省
榆林
横山区
]
秧歌,俗称“社火”,在横山流行甚广,是人人熟悉、老少皆爱的一种世代相传的群众性文艺活动。每逢新年、春节、元宵、国庆等盛大节日,工人、农民、学生、干部都以秧歌表演助兴,特别是春节、元宵、秧歌则遍及城乡。秧歌是多种文艺节目的综合表演形式。它白天……
24.
沭阳秧歌舞
[
江苏省
宿迁市
沭阳县
]
秧歌舞是民间最古老的舞蹈形式,大约300多年历史,是群众性自娱自乐舞蹈,通俗易学,热烈活泼,极其体现民本特色和代表性,过去也称扭秧歌。据说,古时候人们每年都会举行大型的聚会活动,边唱边跳,祭祀农神,以祈求年成丰收。清朝中期,秧歌舞在沭阳渐渐……
25.
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
[
北京市
东城区
]
历史上大栅栏不仅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还有比较集中的娱乐场所和众多的民间花会活动。五斗斋高跷秧歌所指的“五斗斋”,原为大栅栏地区的一条街巷的名称,今在佘家胡同内。因该花会的创始人居住在五斗斋,故取名五斗斋高跷秧歌,沿用至今。五斗斋高跷秧歌会原……
26.
旱船秧歌
[
山西省
忻州市
神池
]
在神池传统节日中,旱船秧歌也是一大亮点。旱船多在乡村农民家中演出,每逢农历春节,它要从农历正月初一活动到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节),它调演的目的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大吉大利。旱船表演人数一般有6-7人,一位女演员立于旱船中,称为船娘子,两人手……
27.
柳街薅秧歌
[
四川省
成都市
都江堰区
]
柳街薅秧歌主要流行于都江堰市柳街镇的民间歌谣,因其主要起源于薅秧时节田间地头的传唱,而成为当地薅秧时必不可少的民间文化活动,有极强的针对性,后来逐渐成为当地内容广泛的民间歌谣创作活动。柳街镇地处都江堰市的平原地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历来是都……
28.
高跷秧歌
[
辽宁省
朝阳市
凌源市
]
高跷秧歌高跷秧歌是凌源地区传统的群众性秧歌舞蹈活动。据地方志记载,其清代即已出现,清末民初是其鼎盛时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凌源高跷秧歌舞蹈语汇丰富,舞姿优美,造型生动,充满辽西浓郁的乡土气息。2009年被收录至辽宁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
29.
软秧歌
[
河北省
张家口
怀安
]
软秧歌流传于怀安县第六屯乡第九屯村及阳河岸,兴起于光绪年间,其表演艺术中揉进了晋、冀、蒙三省多种地方戏的特色,唱腔舒缓,特点较“软”,被认为不能敬神,当地艺人就把“秧歌”前加上一个“软”字,故称“软秧歌”。软秧歌剧目原有四十余出,流传至今的……
30.
伦派地秧歌
[
河北省
秦皇岛
卢龙县
]
伦宝善,1905年生人,卢龙县阎大岭店村人,自幼喜爱民间艺术,9岁开始就迷上了冀东秧歌,12岁随艺人下场表演,这一扭就是80年。从农村到城市、从关里到关外,无不留下他秧歌艺术的足迹。同时,他善于钻研,能熟练地表演“妞”、“丑”、“擓”等行当……
猜您喜欢
东京三饼
西安饮食三绝
泗洪三宝
杭州四宝
关东三宝
李庄大三白
鄱阳三鲜
平凉三宝
煎酿三宝
梅州八大名茶
德州三宝
紫阳三宝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