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民俗文化欣赏--秧歌篇特产
各地民俗文化欣赏--秧歌篇
31.
滦南秧歌
[
河北省
唐山市
滦州市
]
滦南民间秧歌注重塑造人物、善于表现故事情节,表演上诙谐幽默、节奏感强,是农村群众主要的文艺活动形式之一,是农村群众参与最多的文娱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影响至周边各县。多方考证,如今流行的滦南秧歌最迟形成……
32.
滦州地秧歌
[
河北省
唐山市
滦州市
]
滦县地秧歌虽然与唐山、秦皇岛二市其他县区的秧歌同属冀东地秧歌的范畴,但是,不论从历史渊源还是从形式内容方面说,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文化特色。滦南秧歌为“扭秧歌”中速大慢板的扭功为上,以中场为主。近年来周边地区也出现了不少小出子,而且经专业人员……
33.
高台“倒秧歌”
[
甘肃省
张掖
高台县
]
倒秧歌又叫倒羊角、地奔子,是流传于高台县新坝乡的一种民间舞蹈,因表演过程中表演者的动作多伴随倒行的步伐,因而称之为“倒秧歌”,是高台民间社火的杰出代表。表演者头戴的羊角形的帽子跟藏族僧人的帽子非常相似。倒秧歌从社会功能看,属于宗教祭祀类舞蹈……
34.
行唐杨村秧歌
[
河北省
石家庄
行唐
]
行唐杨村秧歌是流传于行唐县杨村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民间戏曲剧种,又称“北路调秧歌”,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根据行唐民间故事载,行唐杨村秧歌起源于东晋时期,成型于明末,繁荣于清中期。行唐杨村秧歌角色行当主要分为生、旦、净、丑四类。生角又分为娃子……
35.
谈庄秧歌灯
[
江苏省
常州市
金坛
]
秧歌流行于北方,江南没有秧歌”,这是长期以来的一种流行说法。其实,地处江南水乡的金坛城东乡谈庄村却留存着极具特色的秧歌———谈庄秧歌灯。谈庄秧歌灯源自清代。咸丰十年春,太平军攻打金坛城,遭清军及本地土豪劣绅之反动力量负隅顽抗,经浴血激战死伤……
36.
翟氏秧歌舞
[
河北省
邢台市
广宗县
]
近年来,柏城村翟俊成将传统秧歌舞与现代舞蹈相融合,创编出既有传统秧歌之底蕴又有现代舞之气息的新式歌舞。2009年1月,河北省出版局将之命名为翟氏秧歌舞。其特点是伴奏独特,动作舒展、快捷、有力、大方。其内容分两套共40节,前20节为一套属初级……
37.
西北旺高跷秧歌
[
北京市
海淀区
]
西北旺万寿无疆万寿秧歌成立于清嘉庆六年(1801),传承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相传村民郝大筲向关老爷发愿而承起。光绪二十四年(1898)承差颐和园,受封皇会。此后又传承八代,目前会众五十余人。御赐的龙旗至今保存,在北京各会档中十分罕见。这档高跷……
38.
万全秧歌戏
[
河北省
张家口
万全
]
万全秧歌戏是约有250多年历史的古老地方剧种。据传,万全秧歌戏是由地秧歌戏即万全社火脱胎而来。由最初的万全社火中“打地摊儿”的由锣鼓伴奏并无丝弦的干唱逐步演变成锣鼓丝弦齐奏的“混场”,再后来如此“混场”由广场艺术逐步演绎为舞台艺术,完成了由……
39.
东北高跷秧歌舞
[
黑龙江省
大庆
让胡路区
]
高跷舞项目批次:省级第4批项目保护单位:大庆市让胡路区百湖城书艺馆代表性传承人:沈玉国东北高跷秧歌舞在民间流传已久。以火爆欢快的表演、别开生面的曲牌音乐、传统多样的队形队列变化、丰富多彩的“小场”样式、花样翻新的扇子手绢花、独具鲜明的脚踩木……
40.
隋唐秧歌
[
宁夏
中卫
中宁县
]
根据中宁县志记载,隋唐时期,中宁川区进一步得到开发,经济繁荣,黄河两岸同时设县。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设置丰安县,属灵武郡。又于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置环州,辖鸣沙等县。这里是丝绸之路上内地同西域的交通要道,民间艺术也呈现融合与……
41.
梆鼓秧歌
[
山东省
济南
历城区
]
梆鼓秧歌是一种以梆和鼓为伴奏,集唱、念、舞、为一体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源于历城区港沟镇有兰峪村。明嘉靖年间,有兰峪村有个叫张文宾的铁匠,娶妻柳爱云,生有四个女儿。张文宾不但有一身打铁的好手艺,而且爱读诗书,喜好民间俚语小调,经常在当地扮玩时……
42.
土滩秧歌
[
山西省
晋中市
榆社
]
踢鼓秧歌亦称“地秧歌”。“土滩秧歌”/乱秧歌”。“踢鼓子”,浑源县又称它为“故事”,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所扮演的人物均为著名古典小说《水济》中宋江、吴用、公孙胜、林冲、花荣、鲁智深、武松、时迁、孙二娘、刘唐、王英。一丈青等梁山英雄好汉,少……
43.
唐城花灯秧歌
[
山西省
临汾市
安泽县
]
唐城花灯秧歌,是一种以秧歌的舞步为基础,舞者手持花灯,花灯随舞者的舞步而舞动的舞蹈。适于夜间燃起烛火时表演,舞者在烛影摇曳中舞动步伐,与灯影相映成趣。每年的正月十三日,是唐城村民庆丰收的集体日子。众百姓忙活了一年,举着花灯,扭着欢快的秧歌尽……
44.
回民秧歌
[
河南省
周口市
项城市
]
回民秧歌,产生于清朝中期的河南项城县南集镇,为一种民间集体演唱的方式,由11人组成一队,领队一人左手持串铃,右手打伞灯指挥表演。男丑角拄拐杖,扮瞎子;女丑角斜背包袱;其余4名男子挎腰鼓,戴礼拜帽,4名女子持锣,搭盖头。但全部由男子扮演。演出……
45.
白店秧歌
[
山西省
临汾市
侯马
]
白店秧歌是流传在侯马市白店村及其周边地区的舞蹈。它历史悠久、舞姿独特、曲调优美动听,在山西省南部一带颇有影响,主要用于婚丧嫁娶,节庆礼仪活动。白店秧歌队由舞伞者1人,鼓手1人,击锣者2人,击镲者2人,共6人组成,既可以广场表演,也可以舞台表……
猜您喜欢
东京三饼
西安饮食三绝
泗洪三宝
杭州四宝
关东三宝
李庄大三白
鄱阳三鲜
平凉三宝
煎酿三宝
梅州八大名茶
德州三宝
紫阳三宝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