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剪纸
上党剪纸历史悠久,土生土长,像原野的花,散发着浓厚的芳香,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瑰宝之一。
我国的剪纸究竟产生于何代,历史上没有记载。1959年,才在新疆吐鲁番高昌遗址(阿斯塔那地区)出土的《对马团花》、《对猴团花》上记载有"……章和十一年辛酉岁正月十一日。"高昌章和十一年即西魏大统七年,也就是公元541年,说明我国剪纸大约就是这个时期开始的。但从后来又出土的南北朝的剪纸、晋国圆形对闯金饰片、西周铜带饰、战国的镂空银饰片、西周的秦公簿、西汉的金饰片等精美的图案中不难看出,这种金银饰片的雕刻和剪纸同属"彩画"的体系。这说明剪纸可以追溯到很古以前,至少在西汉以前。曾有首古诗为证:"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虽然剪在桐叶、绢和金银上,说明剪纸早已形成。
上党地区也有类似文物出现,说明这里的剪纸历史,出现于全国同一时期。
唐"贞观盛世",襄垣才子房玄龄、杜如晦相继考中状元入阁拜相,将剪纸由京都长安带入襄垣,逐渐在上党传开。特别是唐玄宗李隆基青年时期任潞州别驾后登龙位,开创"开元盛世",随着经济发展,文艺大兴,民间剪纸出现了辉煌。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到建国时期,上党民间剪纸相继成熟,在全国享有盛誉。上党剪纸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地方风情,大多取材于当地民间风物及民间传说,简洁明快,条缕清晰,形象鲜明,栩栩如生,令人过目难忘。尤其是花草、鸟类、人物剪法细腻,古朴生动,巧夺天工,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