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清音会
承德位于河北省的东北部,地处燕山腹地,拥有汉、满、蒙、回、朝鲜等30多个民族。全国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坐落于此。作为清代的陪都,第二个政治文化中心,清朝的皇帝每年有半年的时间在这里处理朝政和接见外国使节,因此避暑山庄是兼具理朝听政与休息娱乐之用的宫苑,音乐亦如在紫禁城之内一样,既有前朝的典制性音乐,也有后苑行宫供皇帝、后妃们娱乐的富有江南民间气息的纤细之乐。避暑山庄音乐人称“清音十番”也叫“十番丝竹”,源于江浙一带文人雅集型丝竹乐“细十番”。“承德避暑山庄音乐——‘清音十番’绝大多数的乐曲来自元、明北曲及明代宫廷宴乐。如《水龙吟》与京剧《水龙吟》(又名《大开门》),实为同名异曲,该曲源于明代初年浙江道士冷谦所编定的明宫宴乐曲《水龙吟》(见《明史乐志》)。又如《姑嫂拜月》,源于元末明初四大南戏之一的《拜月亭》中的曲牌音乐。再如《月下海棠》,是源于北曲曲牌[双调月上海棠],或南曲[仙吕入双调月上海棠](见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至于《玉芙蓉》则为于珉《曲律》‘正宫过曲’之首。明末苏州乐工韦兰谷曾在北京传授他从明代宫廷中习得的宴飨丝竹乐,入清辗转授受,成为现今存之于承德的‘离宫音乐’”①也就是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十番”。“清音十番”传入清朝宫廷之后,专门设立于南府开设“十番学”科目,逐渐演变为由宫中太监代代相传的“北十番”。清政权结束后,避暑山庄的乐师流落于民间,迫于生计将宫中演奏的二十几首清音十番的曲谱、演奏技巧及乐器传出宫外,自此不久,清音会便成立起来,成为一支专门演奏宫廷音乐的民间业余乐社。
一、清音会历史
承德的清音十番已有三百年的历史了,迄今七代传人,代代相传,薪火未断。康熙年间随着皇帝行幸热河一带,为了满足娱乐需求,南府的梨园弟子常常演奏江南一带的丝竹细乐,十番等。道光年间南府改为升平署,裁撤十番学,但十番乐仍在宫中太监中传播,演练活动并未停止,宫中内务府喜爱音乐的人也从当年南府学过十番乐的乐师手中得到曲谱和技艺,不断演奏练习,直至清末。清朝政权结束后,除少数内务府1留用以外,大部分被遣散。其中原热河内务府南府行署乐工唐锡福擅长演奏四胡、击鼓等乐器,在宫廷音乐方面造诣很深,很多人向他请教,因生活拮据,曾有代价地向他们传授了宫廷清音的曲谱和演奏技巧。1915年经内务府王子仲介绍,王鉴殷、白雪樵、刘梦舫、赵树德等人在承德回民首富王均家,由唐锡福每日教授有一年多,共学清音十番二十余首,后来又发展了杨连城和白凤桐,于1920年由王子仲牵头任会长,唐锡福任指挥的专门演奏从宫中传出清音十番的民间业余乐社组织——承德清音会成立了。“关于承德清音会名称的由来大概有下面几种说法:一是演奏的全是清朝的音乐;二是有别于“浊音”(他们对寺庙音乐、民间音乐的贬称);三是在离宫清音阁为皇帝演奏的音乐。”这个组织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娱自乐,其参加者多为内务府子弟和当地士绅,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演奏的乐曲十分清雅,多半被上流家庭邀请演奏或于武烈河河堤乘凉之时。民国初年是清音会最为活跃的时期,或于庭院,或庙会,或1演出,已从自我娱乐扩大到为民众奏乐,逢年过节更是如此。1940年前后曾在热河电台演播,也曾前往新京(长春)等地演出和灌制唱片。这时清音会也会应一些大户人家红白喜事的邀请为其助兴,事后有一定物质报酬,但参加的次数非常有限。解放后也多次参加省地市的会演。1979年到1980年国家为了保护和采集被1中毁坏的传统音乐,河北省文化厅、河北省电台、中央文化部、中央广播电台两次来承德清音会挖掘、整理、录音。原本辛亥革命以后清音会成员有三十多人,但在这次的挖掘整理工作中,清音会的老会员仅剩11人,其中又有三人因事未能参加,最后只有八人参加录音。这次录音由于各种原因,所录的曲子存在很多错误。自此清音会的老会员整理残缺的曲谱,开始培养青年会员以传承清音会所存曲谱各技艺。
二、乐曲及乐谱:
清音会演奏的全部是十番乐。“‘十番’又名十幡、十番锣鼓、十不闲、十样锦等,兴起于江苏,流行于江苏、浙江、福建、天津、北京、河北等地的一种民族器乐合奏形式。产生于明代,历史盛行于明万历至清代。”承德清音会所传十番乐谱有:《普天乐》、《玉殿云开》、《浔阳月夜》、《月上海棠》、《月中海棠》、《山坡羊》(已失传);《引子(中板)》、《水龙吟(慢板)》、《七星落(中板)》、《梅花三弄(中板)》、《浪淘沙(慢板)》、《乌江渡(慢板)》、《惜黄花(慢板)》、《小凉州(慢板)》、《月下海棠(中板)》、《姑嫂拜月(中板)》、《春来(中板)》、《夏来(快板)》、《秋来(快板)》、《冬来(快板)》、《玉芙蓉(中板)》、《尾子(中板)》。现存十六首乐曲,较明快的有《春来》,悲壮激昂的《乌江渡》,这些乐曲抒情写景、幽深典雅,既可以从中体会江南丝竹的纤细幽深又可体会宫廷音乐的典雅端庄,是多种美感的交融体。这些乐曲结构形式基本上与“大四番锣鼓段”相同,符合“中板——慢板——快板”和“短——长——中——短”的螺蛳结顶原则。
目前清音会所留存的典籍有杨连成收藏的1941年的手抄本乐谱和1937年编印的《承德清音会奉奏乐谱》油印小册子。清音会所存的十六首乐谱均为传统的工尺谱记谱法,也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法才可流传。现在为了方便新会员学习,基本上改用简谱,在翻译为简谱时,据学者的意见,把有的乐曲以“合”为do,而不是以“上”为do,其调性与清宫音乐相同,绝大多数乐曲为羽调式。现在虽然懂得工尺谱的会员廖廖无几,但因为还有原清音会的老会员在,所以风格韵味都在老会员的掌握之中。
三、乐器及演奏特点
乐器
承德清音会的乐器编制有鼓、板、木鱼、星、铛、笙、管、笛、箫、三弦、匙琴、双琴、琵琶、提琴、四弦、二弦、埙、锣、扎、胡雷等。清音会上的乐器多为宫中的御用之物,也有一部分是从和珅家抄来的没收品。这些乐器无论从材质、设计、雕刻还是音质、音量方面都可以称之为精品,有些是我国制造的,有些是日本送给我国的礼品。可惜的是这些乐器几经辗转,绝大部分已在文革时期被损毁。上世纪五十年代,原本大部乐器保存在承德市文化馆,少部分保存于清音会会员手中,在1中,文化馆所存已全部被毁,保留在个别会员手中的乐器,除了赵士恒将其手上的匙琴、双琴藏于坝上才侥幸保留下来,以及白雪樵的三弦尚能保存外,无一幸免。匙琴、双琴均为乾隆五十七年制造,属于十分珍贵的文物。
四、承德清音会现状
新世纪万象更新,承德清音会也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公众面前。“‘承德民族师专老教授宫廷音乐社’是继承了上世纪有近百年的承德清音会,于2000年成立的以离退休的老教授为主的业余音乐研究团体,并适当吸收了部分有志于研究宫廷音乐、有艺术专长的中青年参加。乐社初创时,教授的平均年龄71岁,年龄最大的有83岁。现有成员40名,其中满族、回族占五分之二。老教授宫廷音乐社不仅基于原承德清音会的十六首宫廷乐曲和演奏技巧,而且进一步对避暑山庄宫廷音乐进行全面深入的挖掘、整理、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