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陕西省 > 宝鸡 > 千阳县

灯盏头碗碗腔

灯盏头碗碗腔

灯盏头碗碗腔是陕西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又名“灯碗腔”“阮儿腔”,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碗碗腔的形成年代,无文字记载可考,据调查,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渭南人李芳桂曾作有剧本“十大本”,就其唱词结构分析,可断定当时碗碗腔的主要唱腔已经形成。《重修华县志稿》记载,在同州(治今大荔)一带:“清末演唱者二三十家”,而各地又形成了洋县碗碗腔、陕北碗碗腔、西府碗碗腔等不同分支。

灯盏头碗碗腔起源于陕西省千阳县南寨镇南寨村,流传于本县及周边的陕、甘两省诸县,是因打击乐器中使用灯盏头器具而得名,多以皮影戏形式表演,故又叫“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它是民间艺人采当地民歌小调、西府曲子、关中道情、方言小戏之长,与本地皮影乱弹结合而成的独有剧种,其孕育、发展经过了200多年时间。根据公认的首创班主年龄推算,该剧兴于清乾隆50年前后,盛于民国,衰于“文革”。

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属板腔体戏曲声腔体系。其板式有大板、二板、带板、尖板、滚板等五种板式。除滚板无欢音外其余各板均有欢苦音之分。音乐基本特点是清越出雅、细婉柔润。欢音轻松欢快、喜悦,苦音哀婉雅绵、如泣如诉。唱句以十字句、七字句居多,自由句较少。唱腔多用喉及上腭发音,偶以鼻音扬至高八度拖唱尾,使唱腔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叫板及拖腔中多用助词和衬字如“安”“咦”“哎”“啊”“呀”等。其调式为徵调式和宫调式,定调为1=G或1=?bB。灯碗腔乐器有文武场面之分,武场面锣鼓点及唢呐曲牌与西路秦腔皮影基本相同,文场特色曲牌有开戏用的《开板》、对白中的《黑摸》、《黑揣》等。灯碗腔皮影戏演出时,一般一人挑线,4-6人奏乐,边挑线、边奏乐、边唱,皮影人物生、丑、净、旦齐全,皮影导具众多,每箱约有人物导具100余件,每班社6-7人。它自产生以来以艺术感染力和班社精干、剧目多为群众所乐道。

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的传统剧本有100多本折,常演的有约50多本。这些剧本既有艺人创作的,也有从秦腔皮影剧本移植而来的。常演剧本多由演唱艺人熟记于心,脱口而出。剧目多取自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人物、地方掌故,其特点是情节复杂,故事曲折,人物形象性格突出,奇、巧、新,易传易记易讲。该剧种依存于民间习俗活动,有鲜明的祈祥纳福、镇宅辟邪的程序性音乐和剧目内容。

文场面器乐有大板胡、竹笛、月琴、二胡、唢呐、海笛、马号等;武场面有灯盏头、连环板(莲花落)、平鼓、铙钹、手锣、钩锣等。灯盏头沿用古代生铁铸成的高脚菜油灯碗,用火浇红后在食醋中淬出即可。莲花落长10厘米,厚4厘米,取枣木制成,牛筋连系。月琴形似中阮,共鸣箱用桐木制成八角形,琴杆枣木制;牛筋为弦,无品位,拨片拨弦演奏。

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代表艺人齐保魁1960年,受陇县人民剧团邀请,传授灯盏头碗碗腔戏艺技,将该剧种搬上了大剧舞台,在宝鸡地区戏剧调演中获得好评和奖励。“文革”中,以齐保魁为代表的艺人们大多在家参加劳动,这些民间艺人到了晚年,传统戏开禁,但已无箱子,他们便怀揣快板,在劳动休息时为群众说唱。

民间艺人齐保魁为继承和传播灯盏头碗碗腔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代表剧目有《双游狱》《点红灯》《囊哉》《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李太白捞月》《金碗钗》《五福堂》《状元祭塔》《刘月礼吃面》等。

灯盏头碗碗腔演出200多年,很受当时千阳人的喜爱,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其他戏曲比较,它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土生土长,原汁原味,自娱自乐的原生态、自发性特征;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民俗风情和欣赏习惯的地域性特征;清新的音乐和婉转的唱腔,明显区别于本地秦腔、民歌曲子和道情,又有其相互影响的稀有性和多源性特征;板式结构、班社组织等的简约、质朴性特征;以春祈秋报求平安,以庙会、节日礼俗活动为载体的程序性民俗特征。因此,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推荐千阳县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碗也感兴趣:
千阳县导航

下一篇:衡山影子戏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