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西省 > 临汾市 > 曲沃县

曲沃碗碗腔

曲沃碗碗腔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曲沃碗碗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曲沃碗碗腔是流行于山西曲沃县一带的汉族传统戏剧,属于皮影戏腔调,因其主要特色乐器为小铜碗而得名,又因其领奏乐器月琴旧称“阮咸”,故也被称为“阮儿腔”。一说叫“湾儿腔”,以产生流行于黄河湾处而称谓。2006年,曲沃碗碗腔成功申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一种汉族民间艺术,碗碗腔原是陕西东部华阴大荔一带皮影戏的唱腔。旧称“时腔”,老艺人认为曲沃碗碗腔是由在陕西经商的商人引入,当地人喜欢并效仿,遂得以流传;也有老艺人说是清同治、光绪年间陕西东部朝邑、大荔一带逃荒至晋南的皮影艺人在曲沃演出时,当地人爱而效之,遂得以在曲沃及周边新绛、闻喜、翼城、襄汾流传。

刚开始的时候,仅在乡村的土台、门庭、街口临时搭台演出,因其形式活泼,曲调动听,班社小,要价低,很受欢迎。戏台白天演“泥圪垯”(木偶),晚上唱“灯影”(皮影)。人称“青天白日泥作怪,深更夜半皮成精”。

皮影戏台布置简单、搭卸方便,有“七长八短”的说法。影戏班子演出素有“七紧八慢九消停”之说,意思是说影戏班子少者7人,演出较紧张,8个人适中,9个人便能很悠闲地完成演出。

曲沃碗碗腔,从清末中叶传入后,红极一时。过去曲沃有“九门九关”小京师之称,于每年农历七月逢古会期间竟达到“七十二台皮影箱,满城都听碗儿腔”,届时晋南及陕西的皮影班子在县城竞相开台,演出盛况空前,殊为罕闻。民国初年,曲沃碗碗腔进入兴盛期,出现很多班社,主要有“胎里红班”、“陈小班”、“大富班”、“保子班”,并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上演剧目的内容以武打戏和神话戏为主,也有一部分是专供红白喜事和还愿的演出剧目。

1960年以前,曲沃碗碗腔还是皮影戏,以后逐渐过渡到由演员扮演角色表演,把碗碗腔搬上大戏舞台而成为一个新鲜剧种,并受群众欢迎。其衍变过程是:1958年,曲沃、襄汾、新绛三县,合并成立候马市,将当时曲沃县、绛县境内的三个皮影戏班,合并改组成“候马市皮影剧团”。恰逢省委宣传部黄志刚部长到候马考察,观看了皮影演出后,感到碗碗腔曲调优美,表现力强,但受皮影限制,不能充分发挥戏曲各个行当的特长,于是提出可以成立由演员登台演出的碗碗腔剧团。当即经候马市党政领导研究决定,于1960年首先成立了候马市碗碗腔戏曲学校,招生79名,聘请唱腔、武功、音乐教师和琴师,进行训练。三个月后,排练了《红灯记》中的一折戏,参加了候马夏季文艺会演,受到观众称赞,并获得演出奖。同年八月,候马市蒲剧文工团和戏校正式合并,成立了“候马市碗碗腔剧团”。1971年,候马市撤销,碗碗腔剧团划归曲沃县,剧团又改名为“曲沃县碗碗腔剧团”。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有了女演员,打破了过去只有一个男演员“抱本”(集生、旦、净、末、丑于一身)的单调演唱,丰富了演唱色彩,使唱腔更加悦耳动听。从此,皮影人由真人代替。登台后的碗碗腔虽然吸收了其他剧种的一些艺术形式,但将皮影戏的动作保留在舞台上,如旦角抒发情怀时,一手指前,一手指后,身体小幅度前仰后颠;生角走台步时,两臂微屈,宽袖前后摆动,侧身缓缓而行。在武打方面更是保留了皮影遗风。

曲沃碗碗腔剧目以“三小戏”为主,表现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戏占有较大比重。如《五花马》、《困铜台》、《清白居》、《昭君和番》等,另外也有表现历史故事和社会生活的《大西汉》、《花柳林》、《六月雪》、《双报恩》、《红灯记》、《白玉钿》和令人捧腹的小喜剧《三忘卖布》、《老少换》等,加上现代戏共有100多个剧目。碗碗腔不仅受到曲沃人民喜爱,并且深受晋南各县市群众的喜欢。

曲沃碗碗腔在皮影小戏时期,一人兼数件乐器,文、武场不分。主要伴奏乐器有月琴、板胡、铜碗、节子及二股弦等。真人登台后,相继增加了二胡、笛子、三弦、琵琶等。基本板式有【慢板】、【流水】、【二八】、【简板】等。碗碗腔中的板鼓,在演唱过程中,只按一下板头,结一下板尾,其余由铜碗和节子掌握节奏。其唱腔属板式变化体,分上下句行腔,七字句、十字句居多。徵调式,无固定调高,以艺人嗓音条件定调。艺人演唱旦角时,采用真假嗓结合演唱法,亦成碗碗腔特色之一。旋律跳跃性虽大,却跌宕和谐,无生硬之感。

据资料记载,曲沃碗碗腔最盛时期曾经一年演出320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受电影、电视等娱乐形式的普及、观众需求转移等因素的影响,和其他地方戏一样,碗碗腔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衰落。上世纪80年代后期跌到低谷,演出少,演员发不了工资,纷纷改行。上世纪90年代后期情况才稍有好转,演出以承担政府的活动为主。

2006年,曲沃碗碗腔成功申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推荐曲沃县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碗也感兴趣:
曲沃县导航

下一篇:东路庐剧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