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西省

赣剧

赣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赣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赣剧,古典戏曲剧种。起源于赣东北地区。清初,以弋阳高腔为班底,先后融进乱弹腔、昆腔组成三合班。流行于饶河流域的叫饶河班,形成于信河流域的称广信班,外省人统称它为江西班,1950年汇合于省会南昌,定名为赣剧。

赣剧发源的地区,在明代主要唱弋阳腔,入清以后,又兴起了一种梆子乱弹腔,和许多外来声腔,如石牌腔、秦腔、楚腔时来时往。清乾隆饶州人郑廷桂《陶阳竹枝词》记:“青窑烧出好龙缸,夸示同行新老帮。陶庆陶成齐一会,酬神包日唱弹腔。”这种新起的乱弹腔,就是江西本地的宜黄腔。

楚腔,源于湖北汉水流域之襄阳,初名襄阳腔,流入汉口后,称西皮,清道光间,由湖北传到赣东北,《玉山县志》称为“西调”。西皮二黄合腔的皮黄戏,在赣剧中占具有主导地位。

秦腔,发脉于陕西,其音甚散而哀。石牌腔来自安徽,和以竹笛,即为吹腔,夹以唢呐,则为拨子,都是后来赣剧中的主要声腔。

至清乾隆间,昆曲入赣,乾隆十二年(1747),唐英观饶州土梨园演杂剧诗云:“佳节昨宵无月赏,今朝弦管闹蜗亭。高天爽籁通人籁,巴唱吴歈尽可听。”巴唱为乱弹,吴歈即昆腔。清末民初,浙江的浙调、浦江调、上江调和安徽的梆子腔大量涌入,至此,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声腔剧种便完整地诞生了。

赣剧诞生以后,在饶河流域,以鄱阳县为中心,流布于乐平、万年、余干、德兴、浮梁和景德镇,并抵皖南的祁门、至德等地。在信河流域,先以贵溪、玉山两地为中心,辛亥革命前后,转至上饶,传播于广丰、铅山、横峰、弋阳,远达浙西与闽北。历史上,赣剧饶河班曾出现了四大名班:马老义洪班、赛同乐班、大同乐班和明庆同乐班。广信班班社有清乾隆年间至民国时期的金玉班、紫云班、庆云班、小麒麟和长春舞台、徐老舞台、洪福舞台、杨洪舞台、春雷舞台等等。

赣剧剧目分“老路戏”和“水路戏”两种。“老路戏”多半是历史故事剧,全唱皮黄。“水路戏”从其他剧种移植,一般敷衍家庭纠纷和男女婚姻等情节。今存整本和单出戏约有六百余种,据清道光年间一份剧目单所载二凡戏有《三官堂》《四国齐》《双贵图》等;西皮戏有《祭凤台》《芦花河》等。

昆曲戏较少,折子戏只有《打狼屠》《悟空借扇》《扈家庄》《擒黑氏》等,整本戏有《渔家乐》《连环记》《浣纱记》《千秋鉴》等。

赣剧角色行当沿袭明代弋阳腔旧制,分老生、正生(挂须)、小生、老旦、正旦、小旦、大花、二花、三花(小丑),俗称“九角头”。弹腔兴起后,又增入了副末、二旦、四花等角色。

高腔戏以演历史戏著称,保存了弋阳腔“兵马旗帜,戈甲战士击刺”的武戏面貌。

在弹腔中,既承袭了清代“花部”的“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的表演风格,又因丑角戏的大量出现,以及乡音俗语的运用,使舞台喜剧效果更为突出。

赣剧高腔音乐,今存曲牌二百余首。仍保持干唱、锣鼓伴奏和人声帮腔。新中国成立以后,加入了管弦伴奏,使其具有高亢激越的特点外,又有了柔和优美的旋律,1959年,经过音乐改革后《还魂记》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美秀娇甜”赞誉。

西皮、二凡,是赣剧弹腔中的主要曲调。饶河调西皮醇厚、广信班二凡委婉,各有所长。

秦腔,以曲笛伴唱,净角用唢呐托腔。老拨子又称石牌调,用小唢呐伴奏,曲调高亢激厉、凄楚悲愤。浙调欢快跳跃,浦江调以梆铃击节,急促强烈。

新中国成立以后,赣剧欣欣向荣,全省赣剧演出团体多达十一个,21世纪以后,赣东北的私营赣剧团和农民坐堂班,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相继整理改编了《梁祝姻缘》《珍珠记》《还魂记》《西厢记》《荆钗记》《还魂后记》以及《送饭斩娥》《张三借靴》《放裴》等。多部剧目获得文化奖、梅花奖和玉茗花大奖。

推荐江西省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剧也感兴趣:
江西省导航

下一篇:丰城剑的传说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