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 > 温州 > 苍南县

蓝夹缬技艺

蓝夹缬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蓝夹缬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蓝夹缬技艺为我国传统印染“四缬”技艺之一,是我国雕版印染、印刷的源头。其技艺曾普遍流传于浙江南部的温州市,至今下辖的苍南县以及瑞安和乐清两个县级市均得到较好保护和传承。

夹缬起于秦汉,盛于唐宋,唐明皇曾将其作为国礼馈赠给各国遣唐使。这些实物的残片,至今被英国大英博物馆、日本正仓院等世界一流博物馆视为国宝级珍藏品。至元、明,夹缬向单蓝色转化,最后仅在浙南地区保存下来,以温州为中心,向台州丽水等部分接壤地区辐射。

温州蓝夹缬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夹缬是浙南民间婚嫁必备用品,它以蓝靛(中药板蓝根的植株所制)为染液;表现以晚清至民国时流传的昆剧、乱弹、京剧等戏文情节为主要纹样,辅以花鸟虫兽等大吉祥纹样,现成为中国传统染织品中以戏曲人物为主要纹样的唯一孤例。

温州至今完整保存雕版、制靛、印染等工艺流程。原遍布温州各县(市、区)的蓝夹缬染坊,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陆续歇业后,一位苍南农民在外籍商人的资助下开设染坊,至今又断续作业,并对该技艺的传承保护产生积极影响。

2003年以来,浙江省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先后将蓝夹缬划为传统工艺保护名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下拨专款。在此前后,有必要提及文化人士的自觉参与:1997年,国内《汉声》杂志社编发《夹缬》专辑,使学界普遍认为已失传的夹缬工艺重见天日;2001—2005年,温籍学者张琴独立完成蓝夹缬田野调查,出版《中国蓝夹缬》之后,又进一步引起国内外学术界更多关注。

推荐苍南县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技艺也感兴趣:
苍南县导航

下一篇:宁波泥金彩漆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