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 > 佛山 > 南海

何广义堂十番

何广义堂十番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何广义堂十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番锣鼓也称十番古乐(以下简称“十番”),是一种古老的用打击乐器演奏的民间音乐,起源于北方,盛行于江南,清代中期由安徽、江浙一带流落广东的艺人传入南海叠滘乡等地,流传南海至今已有200多年。十,泛指多数。番,是翻花样,有变化。十番即是指音乐演奏有多样变化,不同曲牌按不同的程式轮番演奏。十番乐器有常规和特殊两类。常规乐器有在流传的过程中吸收了本地八音锣鼓的群鼓、沙鼓、大钹、高边锣、大文锣、翘心锣、单打等民间常用乐器;特殊乐器有:十番鼓,又叫大班鼓。鼓身细长,由原木凿空蒙上牛皮,音色厚实;飞钹。钹厚0.7~1毫米,外圆直径210~230毫米;二锣,俗称“雍雍”、“东东”。大小与京小锣相仿,音色清越无余音,有穿透力。十番在流传的过程中融入本地的民俗活动,成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喜庆器乐,多在端午、七夕、中秋等民间节日表演。

十番最具特色的是“飞钹”,是十番表演的核心,技术性强,难度高,姿势优美。飞钹为一对两面(小钹和飞钹),一面用彩绸系钹冠作执手,另一面以数尺间缠五色小条彩绸的绳连系着。表演者一手持绳端,手腕抖动小绳,使飞钹在空中环绕翻飞;一手执另一小钹,调准切击角度,合着锣鼓的节奏两钹擦击发出悦耳的“啾啾”声,故“飞钹”也叫“飞池”。飞钹有单飞、左飞、右飞、阳飞、阴飞、过头飞等多种技法。金光闪闪的飞钹,在身披古雅装束的乐手阵中上下左右翻飞,令人眼花缭乱,观赏性和娱乐性都很强。

十番锣鼓在北方和江南地区已难见踪影,佛山历史上曾经活跃的二三十个十番会,唯叠滘茶基村的“何广义堂”十番会200多年来世代相传无间断,传承至今,其他的已消失。1935年,何广义堂应香港果菜行业商会的邀请,参加英皇银禧大典的庆祝活动,一连巡游表演三天,名震省、港、澳。1959年,佛山市文艺工作者对十番进行加工整理,编成舞蹈参加全国职工文艺汇演,获优秀奖。1987年10月,在南海首届艺术节中,茶基村十多位老人登台表演十番,获表演奖。何广义堂还经常受佛山、省及香港等地的邀请前去表演,使得茶基十番在南海佛山享有盛誉。

何广义堂的十番乐器有:沙鼓(又称沙滴),大鼓,云鼓各一个,二锣,高边大锣,翘心锣,苏锣各一面,大钹一对,小钹8~10对。曲牌有:鼓行、长锣、钹起、洒金钱、合古人等。何广义堂成员武打装束,雄壮威武,表演场面壮观、精彩,打击乐铿锵悦耳,喜庆热闹。端午节把乐队移到改装的十番艇上表演,成为茶基村一道独特景观。至20世纪末,以茶基村为代表的十番会仍沿用传统心传口授的“状声念谱法”,成为民间锣鼓乐传承方法的活化石。

2007年,“茶基十番”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佛山十番”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推荐南海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十番也感兴趣:
南海导航

下一篇:满江红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