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新邵县

中医正骨疗法(新邵孙氏正骨术)

中医正骨疗法(新邵孙氏正骨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医正骨疗法(新邵孙氏正骨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孙氏正骨术产生于古“梅山文化”的核心圈——湖南新邵县,是神秘的湖湘民间传统正骨术与现代正骨术的有机融合的产物,它对研究湖湘文化,揭示梅山医术的科学成分,丰富我国传统的正骨医术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2008年,孙氏正骨术被列入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正骨手法

孙氏正骨术重视传统手法的运用,主要手法有“拔伸牵引、提凹压突、触顶压合”等11项正骨手法;“拉蹬拽离、摇晃解锁、旋撬复位”等8项上骱手法;“捋顺法、捏弹法、屈伸展收、拔伸牵引”等9项理筋手法。

制药技艺

组方:续断、川椒、丁香、川芎当归樟脑五加皮、生南号、番白芷、1等配伍而成。

制作:研细末调成药膏。

孙氏正骨术在外固定方面主要采用夹板固定,对于夹板和外固定器械的制作,强调“势”(符合解割形态结构,有利于功能锻炼)、“韧”(具有韧性,牢固固定骨折)并在传统夹板固定的基础上,改进了夹板的设计,发明了用于小腿骨折的托跟夹板,用于肱骨干骨折的支架夹板,用于前臂骨折的系统夹板,用于股骨粗隆骨折的带钩外固定支架;在“∞”字绷带的基础上发明了肩臂带,改进了锁骨骨折的固定方法;对于不稳定性长骨骨折,倡导经皮穿针配合夹板外固定等。

孙氏正骨术的特色方药有:“七味金黄散”、“上肢伤1-3号方”、“下肢伤1-3号方”、“胸伤系列方”、“头伤系列方”、“脊柱伤系列方”、“跌打膏”、“止痛散”、“活血散”、“止痛胶囊”、“接骨胶囊”、“跌打胶囊”、“壮骨胶囊”等四十多个疗效显著的祖传验方和特色制剂。

传承

孙氏正骨术的创始人是新邵县的孙孝焜,民国初年,已在梅山医术中小有名气的骨伤郎中孙孝焜外出游方寻师,师从少林武僧七豹子,习武学医,练就了少林医治骨伤的独门绝技。学成回乡后,孙孝焜大胆地将少林骨伤治疗绝技与本地传统的梅山骨伤医术融会贯通,刻苦钻研神秘的接骨技巧,悬壶行医,济世救人,成为湘中地区饮誉杏林的一代骨伤名医。

新中国建立后,孙孝焜响应政府号召,在新邵县城开设了骨伤联合诊所,其住院病床达20张,成为当时邵阳地区第一家有一定规模的骨伤专科诊所。1960年,年仅52岁的一代名医孙孝焜不幸逝世,孙氏正骨术的第二代传人是孙孝焜的侄子孙广生,他自幼随伯父孙孝焜学医,尽得其正骨疗伤绝技的真传。为了弘扬家学孙氏正骨医术,孙广生先后在湖南省卫生干部学校、湖南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天津医学院深造进修,在积极学习现代医学科学的同时,汇通中西,博采众长,始终坚持传统的孙氏正骨医术,提出了“形神并重、整体调治、理筋正骨、期位辨治”的正骨治伤理论。1974年,孙广生在孙氏联合诊所大胆引进手术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移位的关节内骨折、开放性骨折、陈旧性骨折等现代骨伤技术。1975年,他在新邵县中医院创办了孙氏正骨专科。1978年,新邵县政府正式任命孙广生为县中医院院长。1996年,新邵中医院被邵阳市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邵阳正骨医院”,使孙氏正骨术得以迅速发展。

1998年,孙氏正骨术的第三代传人廖怀章出任正骨医院院长,廖怀章是中医医学博士、孙广生的得意门徒,一直担任孙氏正骨术研究学科的带头人,他在孙广生的支持下,从骨伤理论上、临床治疗上、组方配伍上全面系统地总结整理孙氏正骨术,利用孙氏正骨术的传统骨伤疗法,开展多项高难度骨科治疗手术和治疗研究,取得了数十项国家级、省级科研成果。2003年,邵阳正骨医院被湖南省政府确定为省中医骨伤医疗重点专科医院。

推荐新邵县更多特产
新邵县导航

下一篇:苗族医术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