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器舞
铜器舞始于清朝中叶,流行于许昌县艾庄乡一带,人数不限,少者30人,多者30余人。演出时,队前设各色绸制三角牙旗20面,旗杆丈尺,旗面5丈,排列左右;另设缎锦旗一面,右上角书“××县××村”,中书“××社(会)”。起舞时,火铳轰鸣,鞭炮不断。余者,鼓、锣、铙、钹、镲各持一色,随着锣鼓节奏的疏密和力度强弱,走出不同舞步,变换各种画面。热潮时抛槌、举锣、飞镲、扬拨,边打边舞,其舞姿古朴典雅,粗犷奔放,气势恢弘
清朝时期,当地十年九旱,为祈求老天“开恩”降雨,便有了举办求雨仪式的铜器社。求雨时,铜器社先找一名偷水者,称为“水倌”,又叫“码子”,多是村里不全精的人。偷水时,“码子”要反穿羊皮袄,跑到村外水塘灌一瓶水。这时,铜器社的人敲锣打鼓地在后面装腔作势追赶。铜器越打越快,喊声越喊越大,一直追到“码子”将水偷回家,将一瓶水洒到地上,再焚香、烧纸求神,至此,求雨活动才算结束。据王保河讲,上一辈的老人纷纷传说,这种方法当时的确灵验,求雨之后村里果真就下起了雨。后又几经旱事,人们便将这种求雨方式固定下来,有了“专职”的求雨人和求雨器材,铜器舞的雏形便由此形成。
村里的老族长鲁元带领村民求雨时,结合当时的民间艺术形式,在敲打铜器时加入了一些跑、跳的姿势,同时制定了三个固定的敲打谱系,即《铜器冒》、《护心镜》、《黑虎下山》。敲打谱系节奏由慢到快,使铜器舞具有了阳刚之气。这种固定的谱系和风格被村民世代流传了下来。在流传过程中,虽有乐谱,但缺少指挥,敲打的时间和节奏都受到影响,敲打时间不长,就会有人乱了章法,跟着别人乱敲,使铜器舞的音阶混乱。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村里的一位族长便举着一面小鼓统领大家,大家以他的鼓声为号开始或结束敲打,即为现在的肘子鼓。至此,铜器舞的组织形式基本确立,现代铜器舞的指挥者也随之产生。
06年4月26日,河南省许昌县艾庄乡鲁湾村的村民在表演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铜器舞”。“铜器舞”发祥于河南省许昌县艾庄乡,始于清朝中叶,开始叫“铜器社”,“铜器舞”表演场面宏大,一般不少于50人,其乐器主要为铙、钹、挑子锣、鞭鼓、弓子锣等一些打击乐器。曲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洛阳挂;虎心镜;黑虎下山。动作也来自生活,如“白鹅大展翅”、“鹞子翻身”等,形象优美,节奏明快,鼓点紧凑,悦耳动听,扣人心弦。2006年10月9日,河南省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中,“铜器舞”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