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 > 嘉兴 > 秀洲区

网船会

网船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网船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网船会又称“刘王庙会”、“莲泗荡水上庙会”。每年清明和中秋时节,江、浙、沪一带及嘉兴本地从事渔业、农业、运输业的船民,驾船汇聚于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东的莲泗荡,祭祀、会亲、娱乐、商品交易,为江南独特的水上庙会和“渔民狂欢节”。

自南宋以来,王江泾就是江、浙两省交界处的一个丝绸重镇,方圆数十里,“日出万匹”。镇上店坊林立,市街繁荣,被誉为“衣被天下”的丝绸之府。镇东莲泗荡,背靠万顷良田。莲泗荡原名“连四荡”,即四个湖泊连在一起的意思,有东、西、南、北四个入口,分别通往秀洲区油车港镇、嘉善县、江苏上海和京杭大运河。

相传元朝末年,江、浙一带蝗虫泛滥成灾,官属江淮指挥的将军刘承忠,率领军队星夜赶赴灾区,与百姓一起夜以继日扑灭蝗虫。后因劳累过度,不幸溺死于莲泗荡中。百姓们对其感恩戴德,为其塑像,尊称其为“刘王爷”。莲泗荡畔刘王庙始建于明代,清雍正二年(1724年)敕命祭祀刘承忠,清同治年间加封刘承忠为“普佑上天王”,始称“刘王庙”。

网船会兴起在清咸丰年间,清末民国初时极一时之盛。清光绪年间的《点石斋画报》有一幅直接反映网船会的图画,云:“远近赴会者扁舟巨舰不下四五千艘,长虹桥自庙前十余里内排泊如鳞。”细看画面,水面小舟巨舰,百舸争流;岸边人头攒动,观者如蚁。有文字记载的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庙会,“十八万三千之多的猪头献上神座”,“高高竖着桅杆的大船约有八百余艘,轮船二十四艘,其他汉口船三艘,青岛香港来的船各一艘,其余小网船和民船更不知凡几”。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八月二十八日庙会,记载有“五十万人虔诚顶礼”,敬献给刘王的纱帽“价值黄金六两”,可见民间对这一庙会的重视程度。

此种大规模的庙会活动直至1958年才终止。但即使在庙宇被拆除的“文革”期间,民间小规模的祭祀活动仍然没有停止。至20世纪80年代初,民间香火又重新兴起,1979年即有五万多人参与,1986年增至十余万人。近年来,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渔民、船民仍年年汇集,船队从莲泗荡延伸至古运河,长达5公里。每次-活动时间有四五天,人数达数万之众。活动均由民间社团自发组织,非常有秩序。网船会除祭祀外,经常能看到民间自带道具、自发组织的各类表演,打莲湘、挑花篮、打腰鼓、舞龙等。比较特别的是“扎肉提香炉”,表演者用铜钩扎于手臂皮肉内,提着香炉串庙会。

网船会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信息来源:嘉兴图书馆

推荐秀洲区更多特产
秀洲区导航

下一篇:嘉兴南湖荷花灯会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