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省 > 石家庄 > 赵县

赵县道情

赵县道情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赵县道情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赵县道情,俗称“涣鼓书”、“渔鼓”,是流传在河北省赵县一带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以地方语言说唱,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唱词通俗易懂,唱腔朴素优美,既能说唱小段,又能说唱大书,深受当地人民群众欢迎。

赵县道情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起初是单人多角色演唱,有丰富的表现力,类似现代的评书,后改为双人说唱,与相声有诸多相似之处,是地域地方性很强的民间曲种。器具为筒子和串板,改为双人说唱后,器具又增添了架子鼓、长板等。据祖辈言传,道情伴奏使用的镲为何仙姑的荷花云镲,筒子为张果老的筒子,长板则为蓝采和的板子,虽然这只是历史传说,但是赵县道情的历史渊源由此可窥见一斑。

据史料考证,清康熙十年(1671)赵县有道情艺人有杨进尚、李全恭、张春太、张吉生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何家庄何焕士、北田村赵庆斌、西杨村李之兴、大寺庄村李顺堂等艺人活跃在农村说唱,除传统曲目《西游记》、《朱迈臣休妻》、《洞宾戏牡丹》、《客店醉酒》、《岳阳弄鹤》、《湘子渡林英》、《韩湘子上寿》、《封神榜》、《西厢记》外,还有结合民间故事传说的剧目《柳公案》、《响马传》、《九曲还阳传》、《山东剑》,在1950年左右为配合当时的中心工作,排练了《兄妹开荒》、《求神长命》、《血泪仇》、《新风赞》、《王秀鸾》等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1958年在县文化馆的统一安排下,赵县道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曾在本县范围内多次巡演,还有新编的段子在村及县广播站播放,是当时比较盛行的艺术形式。

赵县道情在演唱时没有复杂的道具,只用一桌一凳,完全依靠曲折的故事情节及表演者形象逼真、声情并茂的演唱赢得观众,折射出古赵州人民幽默、乐观、豁达的文化生活习性,其声调优美动听,委婉激昂,因比戏曲人员少、消费小、行动方便和场地自由、表演自由的优势,被文化部门认同为曲艺种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被戏谑地称为赵县“单口相声”和赵县“二人转”,对研究赵县民间文化具有极大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视、电影的推广普及及西方文化的侵蚀,赵县道情的传承仅仅依靠现已83岁高龄的老艺人李顺堂口传心授,而年轻人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都不愿意学习,赵县道情面临失传灭绝的危机,急需上级文化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信息来源: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推荐赵县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道情也感兴趣:
赵县导航

下一篇:青龙皮影戏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