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藏香猪
一.产品介绍
大通藏香猪产地处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域,放牧集中在海拔3300~4622米的混交林地带,其处生长着大黄、贝母、党参、当归等20余种中藏药用植物,可共藏香猪食用,再辅以当地种植的青稞、小麦、燕麦、马铃薯、豌豆等精饲料,促成大通藏香猪富有特点的肉质:肉皮薄、瘦肉多,鲜肉色泽鲜红、色差均匀,脂肪呈乳白色,肉质鲜香,口感好的品质。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2.1气候特点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为大陆性高原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凉爽,秋季短暂,冬季漫长,县境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年平均日照时数2572小时,年均气温3.71℃,最高气温平均28.1℃,最低气温平均-24.5℃,年降雨量为450—800毫米,水资源充足,尤其以宝库、青林、向化等区水资源更为丰富,有取之不尽的矿泉水资源,含有大量的矿物质、有机质等。主要气候特点是资源丰富,属高寒缺氧,适宜藏香猪的放养。2.3环境特点:大通县多为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三面环山。境内乱冲叠嶂,沟壑纵横,蜿蜒起伏。藏香猪主要分布在宝库、青林、多林、青山、向化等脑、浅山地区,海拔均在3300-4622米。区域内自然资源丰富,天然草场面积为269.8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250万亩,亩产草230公斤左右,草地类型有山地草原类、草甸草原、山地草甸类、灌丛类、高山草甸类及疏林类,繁育生长着种类众多的野生植物,其中有蕨麻、黄芪、党参、柴胡、冬虫夏草等野生植物和珍贵药材,给大通藏香猪提供了丰富的纯野生天然食物和藏药材,为大通藏香猪放养的最佳生态环境。土壤属亚高山草甸土,有机质丰富,腐殖层明显,物理性状良好。养殖区水资源相对丰富,东山区有东峡沟、东至沟、将军沟等沟道水域;西山区有纳楞沟、柳林滩沟、逊布沟等多条水流和黑泉等著名泉水,地下水储藏丰富,泉水富含锗、锶等矿物质,所有水域的流水均来自高山积雪融化,水体纯洁无污染,自古就是养育东西两山区群众的饮用水,部分水域是青海优质矿泉水的水源地。放养区原始森林覆盖度较高,覆盖植被良好,空气清新度高,也是青海境内环境优良的人居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整个养殖区内外无工业废气、废水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加上藏族群众本身对山水有浓厚的宗教信仰情结,使这些区域仍然属于尚未开发的“净土”,环境整体质量上佳。
三.地域范围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河湟谷地,东邻互助土族自治县,西接海晏、湟中两县,南与西宁市接壤,北与门源县隔山相依,县境图形呈桑叶状,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6°76′~37°16′,东经101°351~01°91′之间,东西长95公里,南北宽85公里。大通藏香猪主要分布在城关镇、多林镇、景阳镇、东峡镇、逊让乡、极乐乡、宝库乡、青林乡、朔北乡、青山乡、桦林乡、斜沟乡、向化乡4个镇9个乡。海拔均在3300—4622米。年饲养量5.52万头,年产量0.15万吨、年销售额889.3万元。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4.1外在感观体形小,嘴尖头长,嘴筒长、直呈锥形,面额窄,额部皱纹少,耳小直立,或向前平伸,体躯较短,胸较狭,背腰平直或微弯,腹线较平,后躯较前驱高,臀部倾斜,四肢紧凑结实,蹄质坚实,鬃毛长而密,毛色大多是黑色,也有黑白杂色,成年猪平均体重均在30公斤左右。屠宰后其肌肉纤维清晰,富有一定弹性、皮薄、瘦肉多,鲜猪肉肌肉色泽肉色鲜红、色差均匀,其脂肪呈乳白色,室外可见明显透明状有光泽,临近时无其它猪肉常有的膻腥味,肉质鲜香,口感好、营养含量高,无污染。4.2内在品质大通藏香猪肉质良好、肉味香郁、营养价值高,其蛋白质含量20.3%;脂肪酸含量中,人体必须脂肪酸中油酸含量1.86%、亚油酸含量1.0%,亚麻酸含量0.255%,花生四烯酸0.055%;氨基酸总量≥18.6%、必需氨基酸含量7.62%、非必需氨基酸含量10.98%,必需氨基酸中缬氨酸1.02%、、蛋氨酸0.65%、苯丙氨酸0.75%、赖氨酸含量1.77%;非必需氨基酸中天门冬氨酸1.76%,必须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之比≥42%。特别是鲜味氨基酸含量高,占氨基酸总量之比≥40%;鲜味氨基酸中丝氨酸含量0.72%、脯氨酸0.86%、甘氨酸0.86%、丙氨酸1.14%、、异氨酸的含量0.95%,特别是谷氨酸含含量高达2.90%,谷氨酸是最主要的鲜味物质。富含有铁、钙、钾、磷等矿物质。综上所述,大通藏香猪肉质鲜美,维生素含量也较高,营养丰富。4.3质量安全大通藏香猪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大通藏香猪生产过程及产品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