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高跷秧歌
定襄高跷秧歌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定襄高跷秧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艺术,多用于元宵节和其他重大喜庆活动。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年),为庆祝推翻元朝统治和新王朝的诞生,刘伯温号召全国各地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大造普天同庆的欢乐气氛,由南方士兵将江南一带的秧歌引入北方,于是产生了定襄高跷秧歌。
定襄高跷秧歌的基本内容包括跷子、走场、动作、表情、化妆、扮相、服饰、道具、音乐伴奏等,一支秧歌队伍一般有30—40人,另有一引跷人。基本动作有坐轿式、骑马式、推车式、行进式、自由式等,舞技有弹跳、跨步、旋转、独立、探海、劈叉等,走场图样有小唐王乱点兵、凤凰展翅、乌龙绞柱、二龙出水,老龙摆尾,金砖墁地,周瑜点将、仙人搭桥、鹊桥相会、柳叶青、梅花盛开等。演员手里一般要拿扇子、马鞭、手绢、拂尘一类的道具,身披斗篷,穿礼装,也有扮戏剧人物的,另外还有叫“二不楞”、“三强盗”、“算卦先生”、“媒婆”等丑角,该类型人物可不按规矩在场上乱走、乱逗,滑稽可笑,起活跃气氛的作用。音乐以八音传统曲牌《大得胜》套曲为主,演唱曲目有《伍子胥过江》、《三国调》、《伎 女告状》、《水刮西包头》、《放风筝》、《观灯》、《光棍哭妻》、《走泥工》、《送情郎》、《探妹妹》等300余首。
定襄高跷秧歌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表演传统,演唱节目保留了许多清末民初的民间乐曲,它将高跷与秧歌合二为一,既有锣鼓伴奏,又有八音吹奏,既能演唱传统,又可即兴发挥,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