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盐制作技艺
晒盐技艺(淮盐制作技艺),江苏省连云港市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淮盐制作技艺的传承发展,经历了从海水煮盐到天日晒盐两个漫长的过程。海水煮盐的历史差不多延续了三千多年。明朝末年,淮北海盐生产开始逐步向海水滩晒制盐技术过渡。
淮盐生产,起源于春秋,发展于汉唐,振兴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已有4000余年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2500余年。而关于淮盐的称法,是古人以淮河为界,对淮南、淮北地区所产海盐的统称。到了清朝中叶,淮南成为淮北海盐的销售区,故后来人们所称之“淮盐”,实指淮北盐区晒制的大粒盐,晶莹剔透、咸味十足,其品质上乘,推为中国海盐之冠。
淮北盐场人总结出淮盐生产“五十六字诀”——塑布毡盖、常年结晶、做盐池板、长活茬盐、清卤飘花、加卤串联、卤深三十、环境文明、斩头去尾、抓好中段、薄卤输洗、分开细盐、专产专运、堆存半年。
淮盐制作有四道工序:一是开辟亭场,即选择卤气旺盛的滩涂,翻耕碾平形成亭场。然后在四周开挖小沟,浸灌海水,以摊灰曝晒,待卤质充分吸收后,将灰堆聚起来挑人灰坑。灰坑经水浇灌后,卤汁通过竹管流人卤池,成为煮盐或煎盐的原料。二是利用潮汛纳潮引水。大潮退后根据亭场位置,先高后低依次摊灰开晒,每天下午收灰人淋。三是将灰坑内淋过卤水的残灰以及煎灶内的半生灰,挑到亭场上摊平曝晒,待远望有白光时再扫成堆,以备担灰人淋。四是用石莲子测验卤水浓度的高低。如果莲子全部浮出,则卤水浓度高,可以全部煎盐。如果有一半石莲子浮出,则卤水浓度减半,产量也就相应减半。如果石莲子浮出不到一半,则不能煮盐或煎盐,需重新淋灰取卤。
淮盐税赋,是历朝历代财政的重要支撑,《元史》中有:“国家经费,盐利居十之八,而两淮盐独当天下之半”。到明清之时,淮盐盐税已占国库财源的三分之一;国内革命时期,淮盐是中国共产党“华东金库”;建国后,淮盐产值是连云港市重要的财政来源。淮盐生产及其制作技艺的传承,不仅推动的两淮地区四千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更加拓宽了辉煌的中华文脉,滋生四大名著和《镜花缘》《儒林外史》等文学巨著及海州五大宫调、响水五大宫曲、淮海戏、童子戏、楚州十番锣鼓等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统音乐、戏剧,催生了何园、个园、秋园等中国园林文化的美学丛林,滋养出扬州、泰州、淮安、盐城、连云港等江苏名城。
2014年,晒盐技艺(淮盐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Ⅷ-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