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贵州省 > 毕节 > 纳雍县

“划筷奠祖”苗俗

“划筷奠祖”苗俗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划筷奠祖”苗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划筷奠祖”是水东乡猫寨村世代传承的苗族风俗。水东乡猫寨村位于纳雍县城东约四十公里的崇山峻岭之中,与织金县隔河相望。整个村子依山而建,沿山梁呈梯状分布。村内沟深地窄,林木茂密。四周群峰耸峙,沟壑纵横。该村共有十个村民组,其中六个村民组全是苗族,其它村民组也多有苗族杂居。纳雍县苗族共分四个支系,即白苗、黑苗、箐苗和小花苗。居住在猫寨村的苗族属四个支系之一的黑苗。“划筷奠祖”为该村杨姓一族所传承的奠祖苗俗。

据猫寨村杨氏家族年长者介绍,其家族是从织金境内的珠藏一带搬来这里定居的。由于时局混乱,当时有三兄弟各奔东西,一个搬到小曹(即越南),一个搬到这里,还有一个搬到布依族(或壮族)居住的地方,要走七天七夜。搬到猫寨的始祖即杨天成,其余两兄弟则下落不明。“划筷奠祖”苗俗从杨姓搬来猫寨便沿袭至今。据苗族鬼师杨永科介绍:老天天(即祖辈之意)迁来以后,家里没有其它值钱的东西,在儿子成年结婚分家之时,通过“划筷奠祖”方式一方面表示儿大分家,应该自立门户了,另一方面让儿孙不忘祖先。儿子分家第一年就开始划筷子,选择冬月间的日子,首先置备香、蜡、纸、烛,在竹林边焚烧祷告,祭拜祖先以后,选择并排的三棵黑刺竹中间的一棵用于划筷。共划大小筷子三十三片。其中大筷三片(也称大卦),筷巅长三指宽、呈剑状。三十三棵筷子代表了三辈人(死去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筷子中最大的代表曾祖父,其次是祖父,而后是父亲。其余小筷代表子孙后代。小筷只有一个节道,上半节长三指宽,下半节长四指宽。划好以后放入容器里面浸泡二至三个小时,不至变霉生虫。之后用牛角盛浸泡过筷子的酒分与众亲友饮用。栓筷:用麻皮搓反手绳三尺余长,栓筷时正栓(顺时针方向)三次、反栓三次,余下的绳子将小筷栓牢。立筷:用公鸡、酒、饭、粑粑等祭品祭拜祖先以后,再将栓好的筷子悬挂在堂屋二梁上的第三棵竹篱笆上。立筷以后,新娶媳妇方能上楼,表示从此可以执掌这个家庭了。第二年冬月间洗筷子,主家用红稗做一块大粑盖满簸箕,将立了一年的筷子放下来清洗,先用水洗,而后放到酒里浸泡,清毕再悬挂到原来的位置。如筷子有缺少,全族人都要把筷子放下来清查是否错拿,如有,则退回。第三年冬月间做母猪鬼,把母猪杀了之后,配以红稗粑三团进行祭拜,做母猪鬼时专由鬼师用苗语主持操办。第四年还愿:儿子分家的第四年九月至十月间,选良辰吉日(牛的天除外),主家打一头牛,祭拜主家祖辈,同时请全族亡故者陪亡,请时依长幼顺序逐一呼唤死者姓名,备以酒、肉、饭祭祀。待立筷之人儿子结婚时,方把筷子从梁上放下来藏于柜中,等其死后置筷于盆中(或簸箕里),再放在死者棺傍,等击鼓、吹笙、打嘎、绕嘎、鬼师念指路经等一切程序结束以后,再将筷子焚烧在村口,同时杀一只公鸡祭拜。

在猫寨村的后山梁上,立有石碑一方,它是纳雍县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块记载苗俗的苗族碑,此碑立于一九四三年,为杨姓立碑以示后人,碑的正面和反面记录了此“划筷奠祖”苗俗的程序和内容。正面的碑文:

照得垂碑古事,众族团结肃清;

军荒国难当顶,次后各奔前程;

本境未居苗住,各自伟去逃生;

久来知祖献礼,可有碑记为凭;

此碑来立何处,独存大屯闸门;

未知献仪点祖,碑板石字鲜明;

来到此处观望,十条款项记清;

第一项划筷子,二件则母猪牲;

第三条洗筷子,三件礼仪周全;

第四年节献奠,五件捶牛能行;

第六言先亡故,七条论新亡人;

八说亡故日满,九语火化筷尘;

第十来做照化,十条已毕肃清。

背面的碑文:

江西吉安安福县东月街,贵州大定四甲。民七年拨入织金西路。民三十年划拨纳雍。住址刻卧过扎。族谱宗同:天文成光开,金国永茂如松怀(疑为槐)。历代阴礼顺从祖,家兴祥瑞福寿来。

(一)划筷子:黑刺竹一根,由巅锯做筷梁。用三道正节根,一拳三指,划大筷三片,小筷三十,共三十三片;根锯卦。

(二)以母猪祭祀:用红稗粑三团,和尚头一把,配在灵上十馔,三在灵下,共十三馔。以外母猪,先生作办。

(三)洗筷子:用奶节猪一个,大粑三十三个,小不计其数;用肉饭排在灵位用三行,每行十一馔;收了,用粑粑排在灵位,照排三行,献收;又门头上粑粑三馔。

(四)以年节献祖之期:元月初三献酒、肉、饭,备粑粑满簸箕;一块切来洗筷子,亦样献。

(五)还愿:牛祭祖,仍排三行,每行十一馔;将牛头划破左眼,在首右脸,在次右眼,在三左脸,在四后二十九盏,将牛头剁碎分匀;将四只牛蹄每只划两破,论左前右后分为八馔,排后尾。

第六,论先亡故者;用簸箕抬灵。要分男女,将衣裙搭在簸箕,抬灵回屋,献亡。

第七,新亡故者用鸡、猪祭奠,独献亡用牛。起戛房,当灵棺交牲已毕,独献亡。未排馔。

第八,亡故满月者,与先亡同用簸箕招灵回屋,分领受牲畜,受猪用鸡,受牛用猪祭。独献亡后,排馔分左右,鸡三馔,猪五馔。献同三代祖。

第九,亡者将筷子打伞(疑:散。――笔者)抽双大插与亡怀前,用母鸡一只,分左右三馔献,将筷子烧在亡出途上。别姓吃之。

第十,无论开戛,还愿,将牛身旁每处割片来照化,酒肉每样三碗口(此字不能辨认)堂前,满三日,将魂拿收,不许外人吃之。

猫寨村苗族同胞的“划筷奠祖”仪式主要围绕划筷、洗筷、火化筷子三个方面来进行。完整的“划筷奠祖”程序前后至少要用五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主要由鬼师主持。整个程序复杂多样,用黑刺竹划成的三十三棵竹筷从成年男子分家的那天起将伴随他走完一生直至灵魂回到祖先的居住地。“划筷奠祖”活动原始而质朴、复杂而多样,如交牲祭祖、打牛祭祖、公鸡、母猪祭祖、绕嘎祭祖等等,而三十三棵筷子贯穿于整个祭祖活动的始终。苗族同胞在一次次的迁徙和难逃中,没有发展的机会,他们通过祭祖这一形式,一方面表达了对祖先的崇拜信仰,祈求祖先的护佑,同时使本民族的文化得到传承,本民族共同体得到维系和发展。

划筷奠祖”苗俗已有两百来年的历史,它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除该村苗族同胞的重视外,与这个地区交通闭塞,与外界交流甚少等因素分不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存环境的不断改善,外出谋生的年轻人不断增多,以及外来文化的渗透影响,该习俗将面临失传的危险,保护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推荐纳雍县更多特产
纳雍县导航

下一篇:凤冈茶饮食习俗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