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什科羊肉
一.产品介绍
共和县处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具有显著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全县海拔2460-5290米,共和县加什科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青藏高原的一般特征,海拔高、冬春草场海拔高度3100-3500米,适宜养殖羊畜。加什科藏羊体躯结构协调匀称;头大小适中,光面,嘴巴稍尖;公羊分有角和无角两种,母羊有角或小角;颈圆,长短适中,颈肩结合良好;前胸较深,被腰平直,后躯较丰满;四肢高低适中,强壮有力而端正;体躯呈长方型;全身皮肤无褶皱,全身被毛为白色同质毛,头肢无杂色。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2.1土壤地貌情况共和地形的最大特点是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由西北向东南延伸。其北部是日月山隆起带及青海湖盆地、中部是青海南山及山南侧的共和盆地、南部是鄂拉山区和黄河河谷。主要大地形有山区、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和黄河外流区四部分。土壤以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区、湖滨栗钙土(暗栗钙土)、山地草原土区、滩地栗钙土、棕钙土农牧业区、黄河水系栗钙土(淡栗钙土)、高山石质土区,土壤呈明显的垂直分布:栗钙土(2640-3300m)→棕钙土(3028-3405m)→山地草甸草原土(3500-3800m)→高山草甸土(3800-5000m)→高山石质土(3900-5000m以上)县境高山、丘陵、盆地、河谷错纵分布,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适宜农牧业生产。2.2气候特点共和县处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具有显著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全县海拔2460——5290米,共和县加什科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青藏高原的一般特征,海拔高、冬春草场海拔高度3100-3500m。平均海拔3200米;年平均气温0.7℃至6.3℃之间,气温年较差在24.2—27.9℃之间,日较差在11.0——21.8℃之间,年平局均气温在4.1℃。年总降水量在250---450毫米之间。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份,并多夜雨。蒸发量大,年总蒸发量1400---2400毫米,无霜期平均88天,全境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全年日照时数达2670.4---3036小时,平均日照率达60%---69%,每天平均日照6.2%---9.4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平均为165.5千卡/平方厘米。2.3水资源我县水系有内流水系和外流水系。内流水系中有青海湖水系、大连海水系、茶卡盆地水系和尕海水系,外流水系是黄河水系。青海湖水系,主要河流有布哈河、切吉河、黑马河、塔温沟、赛日沟、江西沟、倒淌河、娄拉沟和孤立的尕海水系。布哈河为本县界河,境界段长40公里,倒淌河全长43公里,娄拉沟全长16公里,本区水资源总量22147万立方米。本区水资源量多年平均值为7043万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6.3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3.60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2.702亿立方米。县境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好,是环湖区及下游地区人畜饮水、农田灌溉的重要水源。2.4草地类型草地类型为草甸草原类草场、山地草原类草场、山地草甸类草场、沼泽类草场和灌丛类草场为主。优势草甸是中旱生的多年生丛禾草和生莎草为主。境内天然草场的牧草资源丰富,优等牧草多种,主要有:紫花针茅、矮生小草、细叶苔草、早熟禾、火绒草、异针茅、披碱草、高山蒿草。
三.地域范围
加什科藏羊地理标志地域范围是: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域,主要区域为加什科村。地理坐标为:东经98o54'--101o22',北纬35o46'---37o10'之间。共和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是青藏高原的东门户,素有“青藏咽喉”之称,北靠位居中国最美五大湖之首的青海湖,南临“母亲河”---黄河,东以日月山与东部农业区为界,西与青海青南藏区毗连,区域内共有加什科藏羊22万只。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4.1感官特征加什科藏羊体躯结构协调匀称;头大小适中,光面,嘴巴稍尖;公羊分有角和无角两种,母羊有角或小角;颈圆,长短适中,颈肩结合良好;前胸较深,被腰平直,后躯较丰满;四肢高低适中,强壮有力而端正;体躯呈长方型;全身皮肤无褶皱,全身被毛为白色同质毛,头肢无杂色。屠宰后从胴体上看,肉色鲜红,有光泽,肌纤维致密,富有韧性。弹性好,指压后的凹陷立即恢复。外表湿润不粘手,切面湿润。脂肪呈白色;煮沸后肉汤澄清透明,脂肪团聚于表面,无膻味、具羊肉固有的香味。味道鲜美纯正、口感好,肥瘦相间、香味浓郁、风味独特等特点,在羊肉中独具特色。4.2内在品质指标加什科藏羊是在特定自然条件下育成的肉毛兼用新种群,产毛量、产肉量都高于土种羊,因其常年生长在高海拔地区,具有抗氧化、生物活性物质高、滋补性强等生物学特征,品质自然淳正、无膻味,深得高端消费者喜爱,是不可多得的滋补美味,也是生产高端羊肉的理想原料。4.3安全要求加什科藏羊产地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1—2000)的要求;羊肉及产品符合《绿色食品肉及肉制品》(NY843-2008)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