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北京泥人张)
说起“泥人张”,首先想到的是天津“泥人张”,其实在北京也有一支“泥人张”,他们与天津“泥人张”同宗同源。“泥人张”彩塑艺术自清道光年间形成以来,经过新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探索、实践下,使“泥人张”彩塑艺术成为雅俗合一的中国民间艺术的代表。
20世纪50年代,天津“泥人张”第三代传人张景祜将“泥人张”泥彩塑艺术带进京城,培养了一大批彩塑人才,让“泥人张”从家庭传承走向了社会传承。
“泥人张”彩塑取材自然,主材料是一种黏土。首先要把黏土做适度的加工,加一些辅助材料,在黏土里加适量的棉花,一般是5:1的比例,即5份的黏土,1份的棉花。制作的时候要拍打黏土,在一个器物上用重锤把它拍打成片,然后在黏土里加棉絮,就像絮棉被一样,让棉絮薄薄的添加一层,然后用木棒、铁锤,敲打棉花和泥土,使得黏土和棉花自然融合。
在北京,“泥人张”最早使用的是昌平红泥沟的泥。这里的泥颜色红、黏性好、可塑性强。另外,这里的土还可以作为润滑剂。由于人们大量地取用,红泥沟的土层已经没有了,现在主要使用的是北京门头沟的一种泥,呈黄色、粉末状,掺上适量水就可以使用了。
“泥人张”使用工具时候的步骤叫“拍、削、压、滚”,压和滚有时候是同步进行的,要把表面做得很光洁,这是它的工艺要求。
“泥人张”彩塑,第一是材料,第二步就是制作了。从泥人张的技法程序来讲,讲究先头后身,先里后外,先上后下,先粗后细,这么一个过程。在题材确定的情况下先用泥来塑造头部,大概做四五分的程度以后,再添加身体。当然,做头就牵扯到比例、结构、体积、表情等几个方面。做身体也是以头为标准,涉及基本的比例,如果人物站着身高大约是七个头,按道理应该是七个半头,“行七、坐五、盘三、蹲四”这么一个比例。结构也同样,结构就是骨骼的高点,涉及肩头、臂长、骨盆、胸腔等,都强调骨骼的基本特点。不管男女老少骨骼高点都是外露的,比如说,眉弓、额结节、颧骨、颞线、下颌角、下颌隆起、顶盖隆起、枕骨都是对称的,这些都是外露的,只不过男性表现得更强烈。老人可能结构更明显,由于脂肪收缩了骨点就更外露。妇女和儿童由于脂肪厚,相对圆润。如果这些高点注意了,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就真实,而且容易抓住主体形象最关键的部位。因为把这些高点连成了线和面,所要塑造的对象的形,就是最有特点的。特别是做人像,这些高点一定要注意,这样塑造的大型体就有了。
第三步就涉及体积、比例。体积就是块面关系,大的型体的厚度和量的比例以及长、宽、厚、高等。
东城区“泥人张”彩塑(北京支)代表性传承人姚晓静向大家展示泥人制作
第四步涉及形态,主体形象是一个什么样的形态,形态是一个什么样的形,是S形、U形、还是Y形,大的型体的变化,要注意动态把握。动态里面还涉及重心,一定要强调重心的稳定,把握住重心。不管是一个飞的动态,还是其他的动态,要把重心找准。
第五步是逐步刻画。刻画等于深化,涉及衣纹等。衣纹是个什么样的形,是什么样的材料。比如说:“绸子软,缎子光,杂碎衣纹,布衣裳。”由于绸子的材质使得塑型的所有衣纹感觉很流畅,很松软;缎子的这种材料衣纹是坚挺的,都是立棱的、方圆的感觉;棉的衣服是很圆润的;布的衣纹是很碎杂的。当然还牵扯到衣纹虚实关系等。总之,塑造就是细加工,它涉及男女老少的差异、性格特征等。不同人物的表现要有不同特点。比如说工人、农民,由于职业不一样,特征不一样。传统人物,比如武松和西门庆,同样是一个小生形象,由于人物的不同,性格的不同,因此他穿着、打扮也都不太一样,包括色彩等。
泥人张在着色这一工艺程序中先是开脸。五官的画制、描绘,其方法是工笔重彩的功夫。如眉毛,看似简单,其实眉毛是经过几次从淡墨到中墨,再到浓墨的反复渲染,使其有层次感而不是将其画成一黑道,它要有层次感和茸毛的效果。眼睛也是,它有不同的墨色,画上眼皮是焦墨,眼球是浓墨。大彩塑要画出眼的透明感觉,绘制的步骤是先黑,后使用焦墨,再点高光,绘制的程序是很复杂的。画眼要先把它画一个小黑点,分清黑眼球和白眼仁。同时运用浓墨或淡墨渲染,像眼角是用淡墨画的。下眼皮是用淡墨和浓墨的交织绘成上眼睑和下眼睑,也就是上眼皮和下眼皮。虽然它很小,但绝对是有层次变化的,所以要注意深浅关系,这样人物的眼才会有神。
“泥人张”彩塑强调写实性。要求塑造的形象感觉很真实,这种真实是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又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真实,它内含了作者的艺术体验和丰富想象。
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泥塑(北京泥人张)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