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贵州省 > 黔南州 > 三都水族自治县

水族祭祖

水族祭祖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族祭祖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族祭祖,是颇具民族特色的祭祖庆典活动。水族主要分布在三都水族自治县全境。另外,贵州省境内的荔波县独山县都匀市,黔东南榕江、丹寨、雷山等县,广西北部、云南东部地区也有分布。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全国惟一的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州东南部。地处中亚热带,气候温润宜人。全县人口约32万,水族人口20.24万,占全国水族总人口的50%以上。县境内处于云贵高原的东南斜坡,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群山起伏连绵,溪流交错,其间夹杂着起伏丘陵和平坝,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由于境内重峦叠嶂,地形地势错综复杂;交通相对闭塞,与外界沟通较少,构成了独特民族民间文化生长和发展的特殊地理环境。

水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着自己灿烂的文化。同时,水族也是一个典型的泛神民族,有着多种崇拜。既有自然崇拜、神灵崇拜、图腾崇拜、也有人类灵魂、祖先的崇拜。祖先崇拜,它既是水族宗族体系的一种反映,是父系血缘主干地位宗族伦理观的肯定,带有很浓厚的神灵崇拜的色彩,人们相信,祖先每时每刻都在关注和保佑自己。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供奉得较多的也是自己的祖先,水语叫“敬公”、“宇 ”。水族的祖先崇拜,无论是节日、丧葬、婚嫁、营造还是家里的大事,祭祀祖先“敬公”、“宇 ”都是必须的。通过对祖先的祭拜求得祖先的保佑、赐福禳灾、诸事顺畅、子孙平安。

在端节这个水族最隆重的节日里,祭祖更是少不了,时间从端节戌日的晚饭开始到次日亥日晚饭前止。祭祖伴随整个水族的发展史,历史悠久,气氛庄严、隆重、热烈。水族祭祖程序:鸣炮、奏铜鼓;火种入场(寨老8人,祭师1人在“轩”引导,长号奏鸣,伴随“火种”之后入场,火种放置香火桌下);寨老入席(祭师居中,寨老依次入席、面向亲友站立,齐毕,铜鼓停止演奏);祭祖寻源(简介祭祖来历,供品、水书对联含义);寨老烧香(两个寨老1人烧纸,1人烧香并分别发给众寨老每人9棵);寨老上香(先上高香、后上小香,再上娘娘席依次上香后返回原位、面对祖宗牌位站立);寨老拜祖(由一个寨老用水语喊一、二、三鞠躬);祭师颂祖(由一寨老手持水书、一手持福卦放三下,念颂词3分钟其中多次向观众撒福祥米);点献供品(主祭师点“喜那红”及主供品,众寨老点自己面前的供品);送祖归位(主祭师一手持水书、一手持福卦放三下,念送祖词一分钟,并向亲友撒福祥米);宾主共饮(一杯祝来年风调雨顺,二杯感谢亲友光临,三杯祝民族团结、民族兴旺);祭祖完毕、大发大吹(敲铜鼓、鸣长号、吹芦笙跳铜鼓舞)。

祭祖这种民俗属于一种群体性庆典活动,祭祀师一般由“水书先生”担任,水书先生是指那些能看懂水书,“能与鬼神对话的人”,被称为“鬼师”或“师人”都是男性。主要祭师有:杨志、杨老同、杨秀龙等

水族祖先崇拜的意识不仅非常浓厚,而且往往与鬼神崇拜交叉重叠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水族神秘莫测、扑朔迷离的灵魂崇拜世界。水族的祖先崇拜最突出的表现是祭祖活动十分频繁,逢年过节要祭祖、婚嫁造房要祭祖,甚至遇上不吉利的事情也要祭祖请求祖先保佑。水族人相信只要经常祭祀自己的祖先,祖先一定会保佑全家平平安安,诸事顺心。不仅如此,水族还认为距离自己最近的祖辈或父辈祖灵对自己的护佑能力最强,反之距离自己越远的祖灵由于年代久远,祭祀不周等原因不但与自己越来越疏远,而且这些祖灵还有可能变成坑害自己的野鬼。过去水族供奉祖灵没有固定的牌位,一般都在房屋中柱下用簸箕摆设供品祭祀,后来由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现在水族家庭也普遍设有神龛,供奉祖先灵位。神龛是水族个体家庭供奉祖灵的中心。对于供奉全民族共有的始祖“公六铎”,则由祭祀师(水书先生)亲自主持,在公共场所进行祭祀活动。如端节赛马,就在马坡上进行祭祖仪式。

水族的祭祀活动与水书密切相关。水书主要记载人们生产生活和处理重大事件时择吉问卜的方法和所要遵循的各种禁忌,是指导水族人民生产生活重要的参考书,是水族人民神灵信仰的精神支柱;水族祭祀活动,是中华古代文化的重要遗存和重要组成部分,祭祀活动内容保留着中原文化不少的重要信息;水族祭祀活动与水书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保存了水族原始信仰记忆文化的诸多信息,包容性的反映水族历史文化、语言文字、天文历法、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文革”时期,与水族祭祖密切相关的水书被视为迷信、鬼书、而惨遭焚书的劫难,不少明清时期抄写的水书被抄没焚烧。祭祀师为求自保,将水书烧毁,还有的把水书埋在土里或藏在山洞里被霉烂。而不少专家学者对搜集的水族古文字,也不敢整理研究而散失,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但仍有许多非常执着的祭祀师,一代传一代地保存了少量水书和水族古文字,并让其流传发展至今。同样,随着工业社会的迅猛发展,给水族祭祀活动带来自然的冲击,加上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普及,促使水族祭祀活动传承萎缩濒危。同时祭祀师多属于义务或半义务性质的劳动,收益没有保障,又因学习水书的难度大,令很多年轻人驻足观望,不肯拜师学艺,没有传人。滋养传统民族文化的土壤正在发生变化,年轻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抢救、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已刻不容缓。

推荐三都水族自治县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水族也感兴趣:
三都水族自治县导航

下一篇:“划筷奠祖”苗俗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