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海州

海州童子戏

海州童子戏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州童子戏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州(今连云港市)童子戏属傩的一支,它起源甚早,和古代的巫觋活动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海州自古巫风盛行,考古学家在连云港市锦屏山将军崖遗存的原始社会岩画中,就发现许多巫的形象和“皇舞祭天”、“执干戚舞”的傩舞场面,海州童子戏艺人至今仍自称为“乡人傩”,而乡人傩正是古代每年乡间举行的驱鬼除疫的重要仪式。明代以后的海州地方志中,均有傩戏的零星记载,约清乾隆年间,童子戏的演出已由“娱神”向“娱人”方向发展,渐渐衍变为具有戏曲形态的海州童子戏。

海州童子戏的演出,至今仍保留了充满神秘色彩的傩祭仪式。如“烧猪”、“牛栏会”等,都有一系列的“设坛”、“请亡”、“踩门八字”、“安坐”、“过桥”、“升文”、“送圣”等关目。童子戏在乡间被视为正宗的“大戏”,无论角色行当,还是服饰道具,一应俱全。它的传统剧目有近百个,一类源于道教故事和民间传说;另一类多从徽剧、京剧中移植衍变而来。它的演出形式别具一格,每到演出场地,都将许多牛车轮子竖起,排列成方形,上面盖土垫平,观众三面看戏,艺人称之为“车台”。海州童子戏的演出,还保留了“含铲”、“砍刀”、“咬鸡”、“口吐白丈”等特技。海州童子戏属高腔系统,它的唱腔有“九腔十八调”之称。建国后,海州童子戏日渐消亡,目前全市只有新浦区有一个能演童子戏的民间职业剧团。

海州童子戏是一门多功能、多学种的民间艺术形式,它和人类学、艺术学、民俗文化学、社会宗教学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一个古老的剧种,它显示了戏曲艺术“活化石”的价值。

推荐海州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戏也感兴趣:
海州导航

下一篇:南辰跑马灯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