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省 > 唐山市 > 路北区

刘乐火勺(棋子烧饼)制作技艺

刘乐火勺(棋子烧饼)制作技艺
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乐火勺(棋子烧饼)制作技艺为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明蓟镇文化探秘》记载,“刘乐”棋子火勺发明于明代隆庆年间,最早出现在戚继光军队中,为戚家军军粮,后流传至民间,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发展成为现在的形状和口味。

戚继光的军队将士多来自江浙一带,那里气候温暖,空气湿润,而北方边关生活条件艰苦,气候寒冷干燥,尤其是饮食差异更大。将士们按照江浙一带家乡的小吃的做法,做出一些小糕点以解思乡之情。因为北方天气寒冷不容易发酵,所以面就直接用水和;没有糖就以盐代糖;没糕点模子就用盛饭的勺子当模具;没有烤炉,就直接把面团放在勺子烤或者扔进火堆里烧——这样就做出了第一批火勺,也就是现在火勺的雏形。后来将士们发现,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小糕点口感酥脆,有一种独特的焦香。最令人惊奇的是,这种小糕点居然竟能经百日而质、味不变!于是将此糕点呈给戚继光,并将神奇之处如实汇报。戚继光品尝后,感觉味道奇佳,赞不绝口。于是戚继光下令,将此糕点作为戚家军最高级别军粮,只有那些长途跋涉、连续作战或者打了胜仗的将士才有资格享用。因为这种小糕点是用饭勺当模子做出来的,所以戚继光将它命名为“火勺”。从此,这个名字流传开来。因为火勺要用火烧或者烤做成,也有人把这种小糕点叫做“火烧”、“烧饼”。其形状、大小与棋子相仿,所以又有人称之为“棋子火勺”、“棋子烧饼”。

棋子火勺创始人刘玉昌是戚家军中一名“伙头兵”,在军中专门埋锅造饭,制作火勺。后在边关扎根,娶妻生子,将棋子火勺的做法带至民间。他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做了改进,将温水和面改为用油和面;将原来不分层或者分两层改为分多层;将不装馅改为装肉馅;将用明火烧改为烤炉烤……并把小的没有馅料的叫“火勺”,稍大的有馅料的叫“烧饼”。刘玉昌“棋子火勺”在当时蓟镇堪称一绝,慕名前来拜师学艺的很多,刘玉昌毫无保留地将技艺传给了他们,其学徒遍布在唐山、遵化一带,但做出的棋子火勺口味品质与刘玉昌老先生创立的“刘乐”棋子火勺无法相比。

“刘乐”棋子火勺在500年间传承了28代。其中第27代传人纪小红对刘乐棋子火勺制做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电烤箱模拟传统烤炉温度与环境,在原有的肉馅基础上,增加水果、核桃、花生等馅料和风味,火勺用油、肉及所用花椒等调料,均自己生产或者亲自把关采购,做出的棋子火勺色泽金黄,外焦里嫩,层多酥脆,馅溢肉香。这样,既保持住了原有火勺独特酥、香的传统风味,其脆、爽的口感又适合现代年轻人口味,同时还适合批量生产。

信息来源:唐山市人民政府

推荐路北区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制作技艺也感兴趣:
路北区导航

下一篇:刘氏铁画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