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 > 南平 > 延平区

延平塔前大腔金线傀儡

延平塔前大腔金线傀儡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平塔前大腔金线傀儡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平区塔前大腔金线傀儡戏班称“台”,通常起名为“盛兴台”等,艺人两人。全部服装、道具、打击乐器、傀儡等,仅需两箩筐即可装完,正好合成一担,百姓称为“傀儡担“。戏班由家庭血缘关系传承,如子承父、侄承叔、弟承兄。班台名只能谪系的长子才可传承。非血缘关系的人也可学艺,但必须履行一套拜师的仪式,学戏后另起炉灶。

金线傀儡的剧目存在三种类型:一是保存了部分元、明南戏传奇剧目,如《李云娘推磨》(白兔记)、《倭袍记》等;二是大量的说史(讲小说)剧目;三是相当一部分的明清通俗神话传说剧,如《华光传》、《陈靖姑捉妖》等。第一种情况已保存得不完整,或只剩下个剧名,很少演出或不能演出。第二种情况是主要的演出剧目,艺人根据某本小说或连环画的内容自编剧情,分配角色行当,用祖辈流传下来的《通用剧本》中各种角色通用台词、唱笥来表演,类似民间剧团演“幕表戏”。值得注意的是,艺人在表演中以第三人称形式说白和演唱,如电影剧院中的“画外音”。表演者讲述故事情节,傀儡表演图解讲述内容,这种表现方式,可能有久远的历史传统。这类剧目有《东周十二国全卷》、《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飞龙记》、《 》、《粉妆楼》等,共十余种。第三种情况是专为“还傀儡愿”者所指定要演的或开台的神仙故事剧目,如“遮台”(开台)仪式中的《太白金星下凡》及驱邪祛妖的《华光传》、《夫人传》等。

其艺术表现形式为艺人提线(一般7根,少则5根,最多9根)操纵傀儡(木偶),边唱边道白,并让傀儡根据说唱的内容作各种动作。同时,后台一艺人配以锣鼓等打击乐器及帮腔。说唱内容除部分是明代传奇剧目外,多为说话本。其主要演出用于民俗还愿活动,以及其自身保存的许钦道教净闾山派法事科仪等方面的傀儡戏。其唱腔属于盛行于明代的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的遗存和派生,一般称之为高腔,即多为七字句的唱词唱到第四个拔高音用假唱,并让后台艺人帮腔,因而,此种艺术叫“大腔金线傀儡戏”。

大腔金线傀儡戏主要按六个行当来区分。傀儡台“请神词”中有“拜请梨园台上一生、二旦、三丑、四净、五夫、六末”等词语。也就是说傀儡头是按这六个行当的样式来刻制的。再按剧情的不同配上相应的冠带,就可扮演各种角色。

大腔金线傀儡戏特点:

一、综前所述,傀儡戏的宗教属性仍然保存,古代郁垒的文化功能至今仍在起作用。这种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显示了大腔金线傀儡的文化价值。

二、此傀儡戏所用之声腔当属高腔无疑。虽然学术界对历史上是否真的有过“弋阳腔”这一品种还有争论,但所有的论者均承认高腔的存在,并认为是“山村野夫俚曲”。如果说始于明代盛于清代的“弋阳腔“其声调特点是“声调高亢、翻高帮腔、不用管弦、只用打击乐”的话,那么大腔戏唱腔完全符合这些特点,说明这是一种古韵的遗存。

三、金线傀儡之说,始于宋代。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就有“悬丝傀儡,张金线”的记载。在宋代“金线傀儡”成为提线木偶行业的专称或尊称。宋以降将傀儡称为金线在文献中已不出现。然而在塔前的傀儡班中,艺人无不自称“金线傀儡”。在虎山、栅下、石伏等地,艺人们的各种手抄本中“金线傀儡”字样屡屡出现,这决非偶然,应是与宋代金线傀儡之说一脉相承。

四、大腔金线傀儡的剧目,除大量幕表戏是从小说、连环画中改编而来,也保留了少数元明南戏传奇剧目,如《李云娘挨(推)磨》,这是南戏《白兔记》中的内容。《倭袍记》是明代的重要剧目,但由于艺人们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对艰深的南戏剧目把握不住,现已少演或不能演了。

五、“说史”傀儡之余韵。宋人吴自枚《梦梁录》中说到:“凡傀儡,敷演烟粉、灵怪、铁骑、公案、史书、历代君臣将相故事话本,或讲史,或作杂剧,或如崖词。”以上所述的种种情形,在大腔金线傀儡中亦比比皆是。特别是艺人们往往以第三人称来“讲史”的手法,更是其它木偶戏中所罕见。从这种“说史”傀儡之余韵中,探讨我国古代傀儡戏的艺术原型也有宝贵价值。

现唯一有虎山村纪运焕、棚下村魏光隆老艺人还有活动,然后继无人。

2005年,“延平塔前大腔金线傀儡”入选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推荐延平区更多特产
延平区导航

下一篇:邵武三角戏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