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 > 丽水 > 景宁

畲族彩带编织技艺

畲族彩带编织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畲族彩带编织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畲族彩带编织技艺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彩带是畲族传统的手工艺织品,既是美化衣着的装饰物,以及用作腰带、背带等的生活实用品,还是畲族青年男女定情信物、定亲回礼和驱邪祝福的吉祥物,定亲时,不论男方送什么礼物,姑娘回礼必需有自己织的彩带。

畲族花带,亦称“山哈带”,又称“花带”,“字带”,为畲族吉祥物,也是畲族传统手工业品之一。勤劳智慧的畲族妇女人八九岁起,就跟着母亲和姊姊学习编织。在屋内,她们把丝线的一端拴在屋柱上,桌档或凳子上,另一端扎自已的腰间,双手轻快地提压带扣和穿梭。在野外,劳动歇力时,便在田头地角找根树桩或柴头拴上丝线,然后坐着或跪着编织。

花带分线织和丝织两种。带上编着多种或单一的花纹,图案清晰,色彩鲜艳,织工精细,具有畲族人民独特的艺术风格。其花纹有几何形、动植物形、文字等,如“蝴蝶”、“晴蜓”、“梅花”和“田”、“井”、“日”等,图案中有红、黑、白、绿等色交织,充分表现畲族妇女的工艺者能。花带用途很方广,一般作为装饰物,束在腰间,也是男女定情和定亲的礼物;还可用来捆扎衣物或作包袱,并视为吉祥物。现在,畲族妇女们仍然继承着本民族编织艺术的优秀传统,她们喜欢带用自已织的花带,并引自豪。

畲族姑娘长到六、七岁时,母亲就教授她织彩带。彩带以丝线编织为主,也有用棉纱或苎麻编织的。织彩带没有特制的织带机,屋内屋外乃至山野都可编织。若在屋内编织,就把丝线的一端拴在凳脚、桌档或屋柱上,另一端系在自己的腰间,坐在凳上编织。要是在山野编织,可把丝线的一端拴在小树杆或树桩上,另—端仍束在腰身,坐在地上或跪在地上编织。

畲族彩带的两边不织花纹,线以红、绿、黄、紫等色线与白线相间,根数随宽窄而定,有三双、五双、十三根、十六根、二十二根、三十二根、五十五根和双随(即双排图案)等,一般以五双和十三根较普遍。经线多则宽,经线少则窄,宽的有两寸多,窄的不足半寸。纬线基本采用白线。不论带子的宽窄,穿梭编织花纹图案皆在正中的七根线上,其余的编织平面花边。

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彩带编织技艺在畲族流传已久,并且运用到畲族生活的个个方面。畲家姑娘编织的彩带,图案丰富多彩,主要纹样有“十三行”、“水击花”、“五字带”、“铜钱帮”、“万字花”、“十二生肖’、“蝴蝶花”、“蜻蜒纹”、“蝙蝠”等。编织大宽及图案复杂(如“双随”花纹)的彩带,需精心设计,耗工较大,—般作供观赏的装饰品。若作拦腰围裙的带,常用七根经线;捆扎衣物或作包袱带等,采用十三根即可。姑娘送给情郎的彩带,多数也是以十三根经线编织。姑娘定亲(订婚)日,男方把“定亲礼”送来时,女方的回礼除了白糖、桔饼等礼品外,还要回送姑娘亲手编织的两条彩带(也有回一条的),叫“定亲带”(或“定情带”)。山哈带系于腰间,称为“护身带”藏于身边,为子孙定聘时,称为“定亲带”;馈赠时则称为“如意带”。

推荐景宁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技艺也感兴趣:
景宁导航

下一篇:杨小班鼓吹乐棚

返回电脑版